三湾 三湾(罗马字母拼写:Sānwān),所属地区为陕西省,因地形地貌得名。地名含义 此地有三条山湾,故名三湾。历史沿革 1958年隶属堰口大队,1984年隶属堰口村村民委员会,废止年份不详,名称不在使用 。
以前,我们在谈“三湾改编”时,往往着重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却忽视了“三大纪律”,以及士兵委员会在部队中实行民主制度的重要性。实际上,“三湾改编”中的三项决定可以说是互为臂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归结起来:“支部建在连”确保了部队的向心力;“宣布三大纪律”,确保了部队的执行力;“建立...
三 三湾改编把“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确立后,军队面貌焕然一新。仍旧是这支衣衫褴褛的队伍,却列队整齐,官兵个个目光炯炯。大家知道了为谁打仗,懂得了为谁扛枪。党的战斗堡垒筑在了最基层,筑在了斗争的最前沿。新中国成立后,罗荣桓元帅在《秋收起义与我军初创时期》一文中指出:“三湾改编,实际上是我军的...
三湾改编是毛泽东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领导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标志着毛泽东建设人民军队思想的开始形成。 三湾改编,是在人民军队诞生之初,从组织上、体制上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将一支旧式军队与农民武装为主要成分的...
【学党史】党史微讲堂丨三湾改编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当时部队已不足1000人,组织不健全,党不能切实掌握部队,加之作战失利,部队减员严重。为了巩固这支新生的革命军队,以适应革命斗争的需要,毛泽东主持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对部队进行整顿和改编:允许不愿留下的官兵离队,自愿留下革命...
”毛泽东亲自带领工农革命军进行的三湾改编作为建设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在革命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着毛泽东在三湾村使用过的一盏油灯和一方砚台,作为无声的见证讲述着关键时刻的历史决断。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正式打响。起义后的第6天...
三湾村是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所在地,是一块红色的革命土地。该村小组共52户,205人,党员12人,村小组有青壮年劳动力96人,绝大部分在沿海发达地区务工。群众人均年纯收入1650元,主要从以下方面获得:一是外出务工收入,人均可达990元,占60%;二是种养植业收入,人均可达660元,占40%。村庄介绍 三湾村...
1927年9月,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部途径永新县三湾村,及时有效地对部队进行了基于“党指挥枪”原则的“三湾改编”,铸就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军魂。 记者 郑颖 我身后是矗立在永新县三湾村的“三湾改编纪念碑”。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而路过三湾村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对我军影响深远的大事...
携手三湾完成数字化升级,实现智慧管理 三湾软件管理平台 ERP+进销存+CRM+OA+财务 提供高度契合企业管理需求的方案 Created with Raphaël 2.2.0 产品中心 电子商务 企业办公OA 资产管理系统 公寓管理 招商平台 安全管理系统 费控系统 食堂管理系统 车辆管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