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大捷是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整个军事生涯中最为辉煌的胜利,也是太平军对湘军取得的最为痛快淋漓的一场大捷。1858年11月,陈玉成和李秀成联手,在安徽庐州三河镇,全歼湘军名将李续宾指挥的六千湘军主力,从而一举扭转了整个安徽战场的形势。 关于这场战役,很多网友都是很熟悉的了,不过,对于此战的背景以及具体的过程恐怕...
太平天国后期有一场特有名的歼灭战,那就是三河镇大捷!当时那场面,可真是够震撼的。是以陈玉成当主力,李秀成还有各旗捻军在旁边紧密配合着,组成的太捻联军,在三河镇这块地儿,把湘军里特能打的李续宾那一部五千多人给围起来,狠狠歼灭了。可您别看这场仗打得这么漂亮,大胜之下,其实太平军里头藏着不少隐...
由于“三河大捷”,太平军不仅保住了在皖北的根据地,使安庆之围不战自解;而且扭转了自扬韦内乱及石达开出走以来的艰危局面,使形势顿时改观。因此,这一战役在太平天国革命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资料来源:《肥西文史资料之一——古镇三河》(1985年5月)
三河镇大捷,彻底扭转了太平天国九江失守所造成了恶劣局面,同时也解除了重镇安庆迫在眉睫的围城险情。是太平天国后期在战略上难得的胜利,陈玉成和李秀成因为三河镇的战功,也被先后进封为“英王”和“忠王”。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三河镇大捷之后,因军功分配不均,加上太平天国后期,主要军事将领划地为界的割据思想...
三河镇大捷是太平军少有的歼灭战大胜,但也是一场预示着陈玉成及太平天国悲剧命运的战斗。此战显露诸多隐患:作为天京方面的唯一主力陈玉成两线作战疲于奔命;天京内讧的阴影远未消散并将逐步扩大;太平军战力水平与湘军相差甚远且下滑严重。陈玉成(1837—1862年)广西藤县人,太平天国后期军事双壁之一。凭三河镇大捷及...
三河镇大捷后,太平军乘胜南进,连克舒城、桐城,围困安庆的湘军也闻讯后撤。湘军三河镇之败,主要是孤军深入,犯险冒进。李续宾仅率数千人自湖北东犯,入皖之后,连陷四城,处处分兵驻守,结果“兵以屡分而单,气以屡胜而泄”。进至三河镇后,仅剩6000人,当太平军大队赶到时,已无阻援之兵可...
中国清朝时期战争故事-三河镇⼤捷的故事 三河镇⼤捷是太平天国后期太平军在安徽省合肥县三河镇(今属合肥市肥西县)歼灭湘军精锐李续宾部的⼀次著名战役,也是太平天国战争史上集中优势兵⼒打歼灭战的著名范例。⼩编接下来给⼤家讲⼀讲中国清朝战争故事-三河镇⼤捷的故事。 三河镇⼤捷 ...
三河镇大捷名词解释 一、战役背景 三河镇大捷发生在1858年,是太平天国战争期间的一次重要战役。战役的背景是太平天国军队在占领南京后,为了巩固其统治并扩大势力范围,派遣军队向江北发起进攻。清政府则派遣绿营军进行抵抗,双方在三河镇地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二、战役过程 在战役过程中,太平天国军队采用了多种战术手段...
三河大捷对于太平军来说意义重大,不仅扭转了战局,还增强了军队的信心。而对于湘军来说,则是一次惨痛的失败,极大地削弱了他们的战斗力。这场战役的发生,使得太平天国的势力得以扩张,而湘军的失利也使得清政府在之后的战争中更加困难。三河大捷之后,太平军的士气得到极大鼓舞,而湘军则损失惨重,这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