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三水县志》记载,明朝嘉靖五年(1526年),三水正式设县,隶属于广州府,县治设于白塔村龙凤岗(现河口城内村)。如今的三水,已经成为佛山市的一个区,经济实力雄厚,是“佛山五虎将”之一。从清代三水县地图中可以看出,三水河口是古时三水县城所在地。人常说,一座城市因为有历史而厚重。那么,过去的三水是...
由于并入时间短,史料少,这个短暂的历史鲜为人知,见证这个建制变迁的实物也非常罕见。据南海县、三水县的少量文献记录,1958年12月底南海、三水两县合并,初称“南三县”,这时还有三水痕迹。但1959年3月底就改回“南海县”,三水县撤销,直接并入南海县。直到1960年7月才再分开,恢复三水县。但原属三水县的三江沙头片区...
三水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嘉靖五年(1526年),当时因为一个叫麦福的人,这个县才得以成立。麦福是兰溪村(今乐平镇黄塘村委会涡边村)人,他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有名有姓的三水人,尽管他的原籍是南海县。三水县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位于西、北两江的要冲。建县时,从南海县割了三都十堡三十四图三十四里,从高要县割了...
《三水县志》是广东佛山三水地方志,下限为1992年。《大事记》延伸至1993年底止。记录原则 一、本志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立足当代,详今略古,实事求是地记述三水县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为人们进行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和科学依据。二、本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传和...
1959年3月2日,根据国务院的决定,三水县与南海县合并;然而,仅仅一年后,即1960年9月30日,三水县的建制又得到了恢复。1993年3月29日,三水县的历史进程再次转折,它从县提升为县级市;进入21世纪,2002年12月8日,三水市的行政级别再次升级,被撤销为区,正式成为佛山市下属的五个行政区域之一。[...
三水县县署位于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河口镇城内村。三水县县署(SānshuǐxiànXiànshǔ) 历史地名,在河口镇城内村河口中心小学现址。初建于明嘉靖六年(1527),为泥墙木梁瓦面平房。清康熙四年(1665)知县王子宣改建砖墙,并扩建礼、吏、户、兵、刑、工等6间官厅,名日“昆都政署”。1929年县长邓县拆除旧...
三水县成立于1526年,当时从广州府南海县的三都和肇庆府高要县的十一都划分出来,史称“割南分要”。这意味着西江沿岸的土地原本属于高要县,而北江沿岸的土地则属于南海县。由于这种地理分割,三水县的西南和大塘等镇的语言与白坭、金本一带有着明显的不同。这种差异主要源于北江和西江两岸的文化差异。此外...
三水县是中国广东省佛山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南部,距离广州市区仅40公里。三水县是佛山市规划建设的重点县区之一,是广东省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县之一,拥有发达的制造业和农业资源。三水县自然风光秀美,可谓“绿地之城”。县境内有秀丽的南风江,碧绿的毛竹林,充满童话色彩的莲花山...
三水三水,醒目仔都知道,因西江、北江、珠江三条江水在县内而得名“三水”。西、北两江合流而下成为狭义珠江,珠江水也会随潮汐海水倒流而回流入三水,到达芦苞东海口再流出。大量的江水夹杂着泥沙,冲积成珠三角洲,所以三水也被称为“珠三角之源”、“粤 - 岭南纸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