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把刀 三把刀,读音是sān bǎ dāo。意思是旧时南方妇女簪发的首饰。其状似刀,故名。解释 旧时南方妇女簪发的首饰。其状似刀,故名。出处 郁达夫 《饮食男女在福州》:“还有现在东门外、北门外的许多工女农妇,头上仍带着三把银刀似的簪为发饰,俗称他们作三把刀。”
阿里巴巴1688为您优选1631条三把刀修脚刀工具热销货源,包括三把刀修脚刀工具厂家,品牌,高清大图,论坛热帖。找,逛,买,挑三把刀修脚刀工具,品质爆款货源批发价,上1688三把刀修脚刀工具主题频道。
阿里巴巴1688为您优选1876条修脚刀三把刀热销货源,包括修脚刀三把刀厂家,品牌,高清大图,论坛热帖。找,逛,买,挑修脚刀三把刀,品质爆款货源批发价,上1688修脚刀三把刀主题频道。
一把理发刀,改变了胡已雪的命运,如今,她也在“三把刀”的故乡,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更多孩子的人生。 扬州修脚行业为数不多的“90后”修脚师彭银 “肉上雕花”功夫丝滑 “看到师傅给顾客修脚,那刀法真是真丝滑。”彭银,1992年出生,扬州人,扬州业红足艺的修脚师...
这是作家冰心在《故乡的风采》中提到的福州女性传统装扮——“三把刀”,又名“三条簪”。相传,在世道不宁的年代,福州女子将“三把刀”簪于发髻中,以备杀敌、劳动、防身之用,头上的“武器”后演变三支为国、为家、为己的发簪。这种“武器”上头的打扮,颇能体现旧时福州女性刚柔并济、勇毅独立的铿锵之美...
“扬州三把刀”于2007年3月入选江苏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扬州传统修脚术”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扬州三把刀”是以厨刀、剃头刀和修脚刀为代表的扬州饮食文化、美发文化、沐浴文化以及技艺、民俗等相关文化形态的总和。它...
有人据此认为,源于农耕文明的“扬州三把刀”可以进博物馆了。持这种认识的人,还真小看了“扬州三把刀”。博物馆里有历史,寻常生活见身影,这就是文化的魅力。而“扬州三把刀”却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它植根于人民的生活,始终以需求为导向,让美食、沐浴、美发成为美好生活的底色。一部“扬州三把刀”...
此间北郊,仍住有小数畲族人,最常兄的就是三把刀的风俗,留存于当地妇女中间,三把刀一称三把簪,是福建妇女的奇风异俗之一。她们用三把形似短剑,两面锋芒,长可七八寸的金属簪,又如菱叶般的披饰在头顶发髻上,左右二簪,后脑一簪,髻团则绾结于三簪的会合处。这种风习,据说是明末福建南平畲族妇女发明...
三把刀 扬州的特色服务业,有被公众一致认同的“三把刀”-- 剪发刀、扦脚刀、厨刀。 理发:扬州理发师善用刀剪,剃推,修面齐整,按额捶肩,颇有独到之处。 扦脚:用刀推、拉、磨、扦、搂、挖等工艺,使人舒畅无比。 厨刀:扬州厨工善用刀法,做工刀法细腻,尤其在蔬菜,豆制品,肉片等作功上,使人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