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有些人的认知,“辽国对高丽三次用兵,不仅被名将姜邯赞击败,还被迫割让大同江以北所有领土,此战后辽国对高丽畏惧有加不敢再犯。”那为何高丽显宗的行为,却如此打他国粉丝的脸呢?因为高丽显宗王询明显比他国的粉丝更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国家体量不如契丹大辽,是打不起持久战的,契丹的兵源、财力、物力都...
三征高丽是指隋炀帝时,三次都御驾亲征高句丽。612年二月,隋炀帝以高句丽国王高元不肯朝见为由,一征高丽,御驾亲征第二年正月,隋炀帝就开始筹划二征高丽,613年四月,隋炀帝亲统六十万右路军开到辽东城614年二月,隋炀帝第三次发动战争,高丽国王遣使请还据美答定季药特挥就降,并将去年叛隋听本安办投奔高句丽...
却也不可避免要灭亡的。评论:隋炀帝三征高丽失败的教训告诉我们:战争并非儿戏,需要慎重对待;决策和管理必须科学、严谨;奢华和游逸会腐蚀人的心灵,失去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记于2024.01.23.
三征高丽是指隋炀帝时,三次都御驾亲征高句丽。612年二月,隋炀帝以高句丽国王高元不肯朝见为由,一征高丽,御驾亲征第二年正月,隋炀帝就开始筹划二征高丽,613年四月,隋炀帝亲统六十万右路军开到辽东城614年二月,隋炀帝第三次发动战争,高丽国王遣使请降,并将去年叛隋投奔高句丽的兵部侍郎斛斯政送还,炀帝见已...
隋朝的那位皇帝隋炀帝就曾三次想要征服高丽,李世民也不甘示弱,来了个三征高丽,而李治更狠,直接把人家给灭掉了。这三位皇帝里,有两位皇帝连着三次远征高丽,最后还是靠李治拿下了这座城池。虽然说李治没前两位皇帝的本事大,甚至还怕自己老婆,但他能赢也是因为抓住了高丽内部争斗的机会,还有咱们强盛的唐朝...
隋朝时的“高氏高丽”,也就是高句丽,已经成为隋朝东北边疆上的一个比较大的国家,其疆域东到日本海,南至汉江,西北横跨辽河,国都设在朝鲜半岛上的平壤城。随着高句丽国力强大,不断侵犯隋朝东部边境,高句丽与隋朝的关系逐渐进入了战争状态。隋文帝开皇十年(公元598年),高句丽进攻辽西,隋文帝不顾当时宰相高...
三、隋炀帝性格在三征高丽的中的影响 大业八、九、十年, 隋炀帝连续三征高丽, 其独断专行、骄横拒谏、刚愎自用的性格特征在三伐高丽问题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一)兵败高丽 大业元年到大业七年, 炀帝通过讨伐契丹、抗击突厥、征伐吐谷浑、打通西域、出使赤土、巡幸河右、涿郡、北塞、击琉球等一系列军事行动, 已...
大业十年(公元614年),隋第三次征伐高丽,隋炀帝亲自督师至怀远,来护儿率领水师自东莱渡海,在高丽的卑奢城登陆,大破高丽兵,随后进逼平壤。此时隋朝民变蜂起,高丽遣使乞和,隋炀帝乘势罢兵。隋炀帝三征高丽遭受惨败的原因主要是受内乱的掣肘,扩张战争与内乱的共同作用,最终导致隋亡。
先帝在时就想征伐高丽,但是由于杨谅不成器,导致师出无功。 陛下您已君临天下,怎么能不征伐它,而使文明礼仪之邦成为荒凉野蛮的地方呢?” 隋炀帝是爱面子的人,正好找个借口来名垂青史,让自己可以成为文治武功都杠杠的帝王,这下终于有用武之地了。 于是同意了裴矩建议。让使者告诉高丽王前来朝见,如果不来朝见,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