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节,中药名。为马鞭草科植物三对节Clerodendrum serratum(L.) Spreng或三台花C. serratum (L.) Spreng. var. amplexifolium Moldenke的全株或根、叶。三对节分布于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三台花分布于云南南部山区。具有清热解毒,截疟,接骨,祛风除湿之功效。常用于扁桃体炎,咽喉炎,风湿骨痛,疟疾...
三对节(原变种)是马鞭草科大青属植物,灌木,高1-4米;小枝四棱形或略呈四棱形,尤以节上更密,老枝暗褐色或灰黄色,毛渐脱落,具皮孔;髓致密,干后不中空。形态特征 灌木,高1-4米;小枝四棱形或略呈四棱形,幼枝密被土黄色短柔毛,尤以节上更密,老枝暗褐色或灰黄色,毛渐脱落,具皮孔;髓致密,...
药理作用1、给豚鼠肌肉注射三对节皂甙20毫克/公斤,连续20天,可以预防蛋清引起的过敏反应。 2、给药的豚鼠肺浸出物有抗组织胺的作用;可以对抗由组织胺引起的离体回肠的收缩。 性味苦、辛、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截疟,接骨,祛风除湿。用于扁桃体炎,咽喉炎,风湿骨痛,疟疾,肝炎;外用治痈疖肿毒,骨折,跌打...
中药材:三对节。别名:三台红花、三台花、对节生、大叶土常山、三对节、。功效:截疟、接骨、清热解毒、祛风除湿、
草本三对节是灌木类植物,叶较小,对生,通常为倒披针状卵形或倒卵形,花序比较紧缩,圆柱状,有时花序上部近于穗状,产自产耿马、澜沧等地区。形态特征 本变种的主要特征是:叶片较小、对生、倒披针状卵形或倒卵形,长12-16厘米,少数可达9-18厘米,宽4.5-6厘米,少为2.5-8厘米,边缘疏生锯齿;花序分枝较...
边缘疏生锯齿;花序分枝较紧缩,有时花序上部近穗状。参看:三对节(原变种)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400-1450米的山坡路旁灌丛或次生灌丛中。主要价值 全草含皂甙。有截疟、驳骨、杀菌、清热、解毒等功效。云南、广西主要用于防治疟疾、痢疾、接骨;也治头痛、眼炎、跌打、风湿等症;用鲜叶适量煎水可治黄水疮。
三对节药材名:三台红花 中草药三对节 【三对节识别与采制】灌木,高1-4m。小枝近四梭形,幼时密被士黄色短柔毛;老枝内有致密的中髓,干后不中空。叶对生或轮生;叶片椭圆形或坡针形,部楔形或下延成楔形至多少抱茎,边缘有锯齿:侧脉在背面明显隆起聚伞花序在顶部组成圆锥花序:苞片宿存,在花序轴上轮生,近卵形;...
三对节(四平头),作为一种灌木,其高度可达惊人的3米。根部较为粗壮,呈现出灰褐色,茎则形状多样,或圆形或带棱,节部明显膨大。幼枝棱形,表面散布着白色皮孔,通常被一层柔毛覆盖。叶片的排列方式独特,以3片轮生为主,无柄;叶片形态多样,倒披针形至长椭圆形,长度在15至28厘米之间,宽度在4...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截疟,接骨,祛风除湿。可用于治疗扁桃体炎、咽喉炎、风湿骨痛、疟疾、肝炎;外用时,能有效处理痈疖肿毒,骨折和跌打损伤。【用法用量】内服一般为3~5钱,外用时需适量,鲜品捣烂后直接敷于患处。【治疗用途】骨折时主要使用三对节,疟疾时则主要采用三台花。摘录于《全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