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禅表碑,全称为《魏公卿将军上尊号奏》,又称《百官劝进表》、《劝进碑》、《上尊号奏》。该碑刻于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年),位于河南省临颍县繁城镇汉献帝庙址上。碑高322厘米,横102厘米,厚28厘米,呈圭形,上有穿。碑文为隶书,共22行,满行49字。 历史背景 受禅表碑记载了东汉献帝让位于曹丕,曹丕正式称帝...
《受禅表碑》三国魏黄初(202年)刻。在河南许昌县,额篆书题“受禅表”。字方正,渐开唐隶之门。 编辑丨陈丽玲 主编| 廖伟夫
《受禅表碑》三国魏黄初(202年)刻。在河南许昌县,额篆书题“受禅表”。字方正,渐开唐隶之门。刻于三国魏黄初元年。八分隶书,高碑方正。碑文记载东汉建康元年十月魏公卿将军劝进及汉献帝禅位于魏王的历史事件。 受禅表碑书法欣赏方面结构方严整肃,用笔刚健斩截,意气雄伟排...
《受禅表碑》三国魏黄初(202年)刻。在河南许昌县,额篆书题“受禅表”。字方正,渐开唐隶之门。
三国时期的碑刻存世者除《受禅表》、《上尊号》两碑外,还有《孔羡碑》、《黄初残碑》、《范式碑》、《曹真残碑》、《王基残碑》、《正始石经》、《皇女残碑》等等。从这些碑刻的书法风格可看出汉隶向楷书过渡的演变过程。 《孔羡碑》刻于黄初元年(220年),又名《孔羡修孔庙碑》,碑文内容记述魏文帝曹丕封孔子二...
三国·佚名《受禅碑》拓片 《受禅碑》位于河南省临颍县繁城镇境内的受禅台前,与《上尊号碑》东西并列,此碑居西。碑为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年)所立。高3.22米、宽1.02米、厚0.28米,有穿。额题篆书阳文“受禅表”三字。碑文隶书22行,行49字,无撰书人姓名。世传多为梁鹄书或钟繇书,而清·缪荃荪和...
《受禅表碑》三国魏黄初(202年)刻。在河南许昌县,额篆书题“受禅表”。字方正,渐开唐隶之门。 东汉献帝延康元年(220)冬十月乙卯,逊位于魏王曹丕,丕随即登基称帝并改元大魏黄初。十月辛未,刻立此碑以纪其受汉“禅让”之事。《受禅表》与著名的《上尊号碑》并立于河南省临颍县繁城镇汉献帝庙中(其地在今...
👀【三绝之作】 👉《受禅表碑》高3.22米,宽1.02米,厚0.28米,圭形,三国魏黄初(202年)刻。 👉上有碑穿额题篆书阳文“受禅表”三字。 👉碑文22行,每行49字,字1寸2分,隶书阴镌。 👉该碑系王朗文、梁鹄书、钟繇镌字,谓之三绝,即文表绝,书法绝,镌刻绝。🤩 👉【史料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受...
高清经典|三国 魏《受禅表碑》 《受禅表碑》三国魏黄初(202年)刻。在河南许昌县,额篆书题“受禅表”。字方正,渐开唐隶之门。
《受禅表碑》书法风格:结构方严整肃,用笔刚健斩截,意气雄伟排宕,且不失汉末名碑如熹平石经、张迁、礼器等骨气洞达、探穆渊雅的大家风范。在笔法上更有新的突破.具体表现在落笔逆锋减少,而变之以单刀直入;收笔重顿后迅速提起使成方波,这已经是萌芽时期的楷书的一种特殊书法欣赏笔法。此碑历来多见著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