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华小学舞狮队舞起醒狮,迎接同学们前来新学期报到。三华小学位于花都区新华街道三华村,那是一个普通的南方乡村。可是,皮肤黝黑的阿婷却骄傲地告诉新快报记者,三华村里藏着一个百年书院,从1864年“南山书院”的义塾时期,到1905年“日新学堂”开启现代启蒙教育,到1926年花县“十八烈士子弟学校”时期,再到19...
三华小学舞狮队舞起醒狮,迎接同学们前来新学期报到。 三华小学位于花都区新华街道三华村,那是一个普通的南方乡村。可是,皮肤黝黑的阿婷却骄傲地告诉新快报记者,三华村里藏着一个百年书院,从1864年“南山书院”的义塾时期,到1905年“日新学堂”开启现代启蒙教育,到1926年花县“十八烈士子弟学校”时期,再到1933年...
学校的历史底蕴如此深厚,开学典礼有醒狮助兴也就不足为奇了。不过,三华小学从来不请外面的醒狮队来校表演,学校培养了自己的醒狮队,将这一非遗文化变成一门课程,让文化真正地传承下去,10岁的阿婷就是学校醒狮队的队员。她家境并不富裕,但妈妈仍然支持她学习醒狮,她从二年级开始便加入醒狮队学习,每天都在祠堂门前举...
三华小学舞狮队舞起醒狮,迎接同学们前来新学期报到。 三华小学位于花都区新华街道三华村,那是一个普通的南方乡村。可是,皮肤黝黑的阿婷却骄傲地告诉新快报记者,三华村里藏着一个百年书院,从1864年“南山书院”的义塾时期,到1905年“日新学堂”开启现代启蒙教育,到1...
开学这一天,学校在这里举行醒狮、拓印、投壶等非遗活动,向新同学展示。 8月31日是广州市花都区三华小学新学期报到的日子,上午7时,阳光照射在彩色的灰塑上,五年级学生林雅婷牵着妈妈的手,走进一座祠堂古建筑。当天,一支舞狮队在学校里舞狮,欢迎同学们的到来。“妈妈快看,舞狮子的那个人是一个姐姐。”林雅婷对...
三华村“小二郎”伴着醒狮返学堂(2) 2024年09月02日 郗慧晶 观显锋 何燕兵 ■徐氏公祠不对外开放,平日里用来给孩子们上各种非遗课程。 ■除了醒双人狮,在祠堂内,阿婷(左四)还参与到单人狮头的表演中。 ■福元徐公祠里,一对一年级双胞胎姐妹不约而同拿起书来认真阅读。
三华村“小二郎”伴着醒狮返学堂(2) ■徐氏公祠不对外开放,平日里用来给孩子们上各种非遗课程。 ■除了醒双人狮,在祠堂内,阿婷(左四)还参与到单人狮头的表演中。 ■福元徐公祠里,一对一年级双胞胎姐妹不约而同拿起书来认真阅读。 ■三华小学的老师多才多艺,连保安叔叔都可以用乐笛表演,整个学校洋溢着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