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阿巴索夫等率骑兵游击队进攻阿克苏,切断焉耆和喀什之间的联系;另派一支游击队绕道苏联进入蒲县,切断喀什、和田之间的联系,牵制南疆的国民党军队,保证伊犁的安全和中线作战的胜利,并占领阿克苏、喀什、和田等南疆重镇,将三区革命从北疆扩展到南疆。 攻占塔城和阿山的战斗,是从1944年7月份打响的。民族军同在塔城地区作战...
③ 一方面坚称:新疆三区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组成部分,运动初期形成的分裂政权只是少数封建宗教上层分子违背...
三区革命是指民国时期伊犁塔城阿勒泰的革命运动,因军阀强加马匹税而引发蒙哈牧民起义反抗,军阀为了震慑在伊犁烧杀抢掠,拉当地汉家百姓组建保安团,意图靠血腥图害跟蒙哈有关系的ug,结果逼反观望观望的ug和锡伯族等,革命浪潮席卷了三区。 三区初期几个月存在的一系列错误行为,如少数暴徒跟普通汉家百姓报复,把军阀在当...
叶谢也夫表态:伊犁事变(三区革命)属中国内政,最好设法和平解决。他愿意从中疏导,但要得到苏联政府指示。当天,张治中即向蒋介石发电报,建议和平解决新疆局势,请苏联方面出来调停。9月16日,张治中回重庆复命。9月15日,苏联驻华大使彼得洛夫向中国政府外交部递交一份备忘录,内容是:“据苏联伊宁领事转报苏联政...
三区革命名词解释一九四四年九月,新疆北部伊犁地区的少数民族人民,为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民族压迫和经济掠夺,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武装起义。这次起义先后同阿山、塔城一带的起义武装联合,占领了新疆北部的大部分地区,所以又被称为“三区革命”。国民党反动派从甘肃和新疆各地调集了大批军队,对起义军实行长期的大规模的...
历史民族史> 三区革命 新疆北部诸族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和民族压迫的武装斗争和民族民主革命。为盛世才和国民党反动派实行残酷的民族压迫和剥削所致。1944年3月,国民党政府向伊犁、塔城、阿尔泰三区维吾尔、哈萨克等族牧民强征军马一万匹,引起群众强烈不满。9月,尼勒克县牧民首先发动武装起义,占领县城。不久,伊宁市起而响...
新疆三区革命 1944年9月,在新疆的伊犁、塔城、阿山(今阿勒泰)三个地区,不堪忍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的各族农牧民和其它各阶层人民,举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暴动。经过近一年的浴血奋战,暴动者完全占领了伊、塔、阿三区。并以三区为根据地,建立了各级政权机构和武装力量——民族军和游击队,以武装...
虽然这场三区革命并未完全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却大幅削弱了其力量,为后续的解放事业奠定了基础。同时,它也成为中苏谈判中的一项重要筹码,直接影响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签署。很多人认为,三区革命犹如一把双刃剑,既为新疆人民带来了希望,也使其卷入了更为复杂的国际角力之中。这场革命改变了新疆的命运,也在...
解析 A,B,C,D [解析] 1944年秋,原新疆省的伊犁、塔城、阿山(今阿勒泰)三个专区的维吾尔、哈萨克等少数民族群众,因不堪忍受以军阀盛世才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爆发了一场有组织的大规模武装斗争,并于1945年建立革命政府,史称“三区革命”。反馈 收藏 ...
三区革命的背景在于西北地区的经济困境与政治矛盾。40年代,西北经济严重依赖对苏贸易,一旦与苏方决裂,经济遭受重创。政府征收重税,经济政治矛盾激化,最终导致了三区事件的发生。这场事件中苏联的介入明显且矛盾。苏联企图通过支持武装力量来控制西北,但又担心ET主义蔓延至中亚,造成不稳定。苏联在决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