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政权建设中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在抗日民主政权的工作人员中,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 1/3名额。“三三制”政权团结一切赞成抗日与民主的各阶级各阶层,投身到抗日战争中来,并对汉奸和反动派实行联合专政,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同月11日,毛泽东在延安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再次强调,在“三三制”政权中,应该是: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他们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他们代表小资产阶级;中间分子及其他分子占三分之一,他们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 “三三...
1940年3月6日,由毛泽东起草,中共中央发布了名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首次明确提出了“三三制”原则,这一指示第(四)项中指出:“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的原则,在人员分配上,应规定为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
笔者留意到,网络上谈及我军师级建制的编制问题,往往习惯上使用“三三制”编排原则。特别是大军区时代,一个师辖内团数量的问题,绝大多数网友都会脱口而出:下辖3个团,一万多人……其实,这样是错误的。那么,大军区时代,一个师究竟下辖几个团?追根溯源,我军自八一建军之后,就编有团级建制。但是,土地...
3抗日民主政权的“三三制”原则是指 ( ) A. 进步势力、中间势力、顽固势力各占三分之一 B. 共产党、国民党、民主党派各占三分之一 C. 共产党员、党外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 D. 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各占三分之一 4抗日民主政权的“三三制”原则是指 。 A. 进步势力、中间势力、顽固势力...
正确答案:C解析:加强政权建设,是抗日根据地建设的首要的、根本的任务。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l/3。这样做,可以容纳各方面的代表,团结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各阶级、阶层。A项为最大的干扰项,其内容是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
此后,根据上述“三三制”原则,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三三制”政权在敌后各抗日根据地相继建立起来。 “三三制”创造了“我们的世界” “三三制”从制度上为党外人士进入政权并占有一定比例提供了保障,对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和团结各阶级、阶层、党派和团体参与抗战,最终夺取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
【党史100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三三制”原则 来源:《内蒙古日报蒙文报》官方微信 请注明来源“科普草原”官方微信 原标题:《【党史100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三三制”原则》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加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政权机构和民意机关人员名额的分配上实行了三三制原则。这个原则是在1940年提出的,具体内容如下:1️⃣ 工人阶级和贫农的共产党员:这部分人代表了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是抗日斗争的主力军。2️⃣ 联系广大资产阶级的非党左派进步分子:这部分人代表了资产阶级中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