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正色,字惟高,一字中庵,福建晋江人,生于1637年,逝于1691年。他曾任清军水师提督,在清代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万正色在招降海盗陈灿、驱逐郑成功儿子郑经以及平定三藩的战役中表现卓越,深受康熙皇帝的赏识。然而,他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万正色因反对收复台湾而被康熙皇帝换下,施琅最终被启用收复台湾。万正色...
还比如,康熙十九年二月,万正色从定海率先向海坛郑军发动进攻,并在海坛港口与郑军展开激战,将朱天贵所率郑军及林升的援军驱赶至外洋,占领海坛岛。以及在之后收复福建沿海地区作战中,福建水师都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总之,方正色在领导、训练海军水师方面也是行家里手,或者说是相当出色的人才。那么,问题来了,...
夜却逆谋据万正色的随军幕僚王得一在《师中纪绩》记载:“康熙十二年,吴三桂反,人心汹惧。檄兵会讨,每多离叛。时,公以兴安左营调守宁羌州,路运饷银十余万至海阴县界下营,夜半营中呼噪。公曰:'是利吾饷银,欲因乱攘取耳。静以镇之,必止。’密敕左右,控弦以待,噪者果息。”①由于万正色胆识过人,刚毅...
📍位于泉州市鲤城区鲤中街道东街南侧的万厝埕巷内,坐落着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万正色故居。🏡📜清朝康熙年间,提督万正色在此建府第,因而在巷内修建了提督府。这座提督府共有五进,布局严谨,规模宏大,被人们俗称为“九十九间”。🏯🎨走进故居,你可以欣赏到室内精美的雕饰,每一处都展现了清代宅第建筑的...
万正色(1637~1691年),字惟高,一字中庵,泉州东门外渡头铺浔尾乡(今城东镇浔美村)人,明崇祯十年(1637年)生。清初他改黄姓从军,驻守山东。 清康熙三年(1664年),万正色招降海盗陈灿有功,被提升为陕西兴安府(治所在今安康市)游击。康熙十二年十一月,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发动叛乱。翌年二月,万正色在参将穆瞻部下出...
🏡走进泉州,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宅映入眼帘——万正色故宅。这座官宅建于康熙年间,是万正色担任提督时亲手建造的。🏛️如今,宅子中轴线上的三进院落依旧保留着当年的风采,而侧院则透露出一种别样的宁静。🌿站在青草石窗户前,二进大厅内的屏风门若隐若现,金漆斑驳,仿佛在诉说着晚明的奢华与精致。🎐虽然中...
历史知识> 万正色 清福建晋江(今泉州)人,字惟高。行伍出身。康熙三年(1664)授兴安游击。十二年从征吴三桂,数擢至岳州水师总兵。十七年招降三桂部将,复岳州(今岳阳)。次年入闽与郑经作战,会拉哈达、姚启圣等复厦门,擢福建陆路提督。二十五年调云南提督。次年因索贿革职。
万正色立此大功,引起了康熙对他的注意。当时,清军正在福建同来自台湾的郑经的军队拉锯,郑军凭借海上优势,占据沿海州县、岛屿,使清军无可奈何。于是康熙升任万正色为福建水师提督,转向福建方向作战。(岳州古城城墙)应该说,万正色不仅是个出色的军事将领,还颇有政治眼光。他一到福建,就提出了“蠲除沿海边地杂...
万正色故居址在今泉州市区东街第三巷内,占地面积3300多平方米,俗称“万厝埕”,后因子孙卖予王姓人家,又称此地为“万厝埕王”,名字有些象五味豆,怪异而略含辛辣,是大多名人故居的一般宿命。 现有的万正色故居有五开间、三大落、双护厝、东厅等,前门立有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