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斯同生于明末清初,正值历史变革之际。小时候的他,性格活泼顽皮,常常在学习上不够专注。万斯同对待学习的态度,初时并不如其后来的刻苦。他常常在课堂上捣蛋,令师长们头疼不已。就像大江东去,波涛汹涌,他的童年生活显得五彩缤纷。但正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随着年龄的增长,万斯同渐渐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
万斯同先生字季野,是鄞县人。他的高祖万表,是明朝的都督同知;父亲万泰,是明朝崇祯九年的举人,清朝代明以后他把经史之学分别传授给几个儿子,让他们各自专攻一门。万斯同先生是万泰的小儿子,生下来就异常聪敏,读书过目不忘。八岁时曾当客人的面背诵扬雄的《法言》,全篇不差一字。十四五岁时把家里的藏书全...
万斯同一生不慕荣利,见人惟以读书励名节相切磋。态度谦恭,与人交往都自称“布衣万斯同”。但京中上至王公下至学子,无不尊称他“万先生”。他在京多次讲学,贯穿古今史实,评论中肯。万斯同晚年时双目失明,只能凭借口授的方式编史。而由他口授,温睿操笔的《南...
史官万斯同:他记录了明代16位大奸臣,乾隆帝亲自审阅拍板定性 万斯同从康熙十八年(1679)进入明史馆,直到康熙四十一年(1702)去世,他将这二十三年时间都奉献给了《明史》编纂工作,他虽无总裁之名,实操总裁之实权,手定史稿总共不下五百卷之多。在他笔下记载的奸臣总共十六人,其中主要以胡惟庸、陈瑛、严嵩、...
万斯同墓是清代浙东学派代表人物万斯同的墓葬,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莼湖镇东乌鸦冠山南麓。墓葬建成后曾湮没无闻,清末被再次发现,1937年进行修整。2006年,万斯同墓与白云庄、黄宗羲墓、全祖望墓一起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斯同(1638~1702年),字季野,号石园,私谥贞文,鄞县管江岸人。布衣,...
万斯同是我国清代著名史学家,他的《石经考》是清代考证石经三种主要著作之一。其传世刻本主要有《昭代丛书》本、省吾堂本、四库全书本、忏花庵本和《四明丛书》本。其中康熙年间所刻《昭代丛书》本为首刻本。传世抄本有上海图书馆藏知圣道斋抄本和馆藏佚名氏
万斯同苦读的故事,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他是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籍《二十四史》。万斯同小时候非常顽皮,成天就知道玩儿,一直不能静下心来读书。由于贪玩儿,不论父亲怎样管教,他都依然我行我素。直到有一天改变他命运的事情出现了,情况才得以扭转。一天,父亲宴请宾客,...
万斯同由于在宾客们面前让父亲丢了面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万斯同,字季野,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生于明思宗崇祯十一年,卒于清圣祖康熙四十一年,年六十五岁。图书简介 万斯同生而异敏。年四十五,遍读家藏书,博通诸史,尤熟明代掌故。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荐博学鸿词,不就,以布衣参史局,明史稿五百卷,皆其手定。又为尚书徐乾学纂读礼通考二百余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