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音略》不仅是一部韵书,还与玄学、音律、词牌、律诗等紧密相连,内容丰富多样。《七音略》可能是《韵镜》的疏证版,对《广韵》《唐韵》的研究将带来新的认识。它或许能为探究字音、字形、字义演变及古代音乐提供帮助。在《七音略》中,宫、商、角、徵、羽与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的对应并非随意,而是...
嘿,朋友!为您呈上资源~ 点击[七音略二卷.pdf]即可轻松获取! 你对这类资源平时关注多不多,还有其他想要的资源吗?
七音略 欽定四庫全書 通志卷三十六 宋右廸功郎鄭樵漁仲撰 七音略第一 七音序 天地之大其用在坎離人之為靈其用在耳目人與禽獸視聼一也聖人制律所以導耳之聰制字所以擴目之明耳目根於心聰明發於外上智下愚自此分矣雖曰皇頡制字伶倫制律歴代相承未聞其書漢人課籕隸始為字書以通文字之學江左競風騷始為韻...
七音略一 ○七音略一 (臣)等謹按宮商角徵羽五音之外益以半徵半商謂之七音葢釋神珙以等韻列為三十六字母縱為四聲橫為七音聲調日繁而翻切之學日著然四聲切韻盛自齊梁特李登呂靜周禺沈約所述之書不顯於後隋陸法言作切韻言韻學者代有增損講求該洽愈精愈密顧中華之字與西域逈殊即用切韻之法比類呼之音亦...
《七音略》作为历史上备受瞩目的著作之一,曾被并列视为现存最早的两部等韵书,与《韵镜》齐名。这部作品的诞生归功于南宋学者郑樵,它最初是郑樵编纂的《通志》的第36卷。在郑樵的原序中,他表达了对《七音韵鉴》的惊叹:“初见此书,我深感惊讶,胡僧竟能领悟如此精妙的韵律理论,然而当时的儒者...
《七音略》据郑樵序文说是参考《七音韵鉴》编成的,《七音韵鉴》的作者已无考,可能与《韵镜》同出一源。 《七音略》与《韵镜》内容与形式都是基本相同的,它也分四十三图。 图中标明三十六字母。 声母的发音部位改用宫、商、角,微、羽、半微、半商,以代替唇、舌、牙、齿、喉、半舌、半齿,与《韵镜》不...
南宋郑樵的《七音略》是早期等韵学著作之一,是研究传统音系理论及中近古语音史的重要材料。安徽大学文学院杨军教授曾对此书进行过整理研究,其成果就是《七音略校注》(上 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作者搜集了多种版本价值极高的《七音略》及《韵镜》的日本古写本、刻本,在此基础上比勘诸本并求证于韵书、字书,...
《七音略》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细致的图示方式。首先,每个图题都标注了“内转第一”、“内转第二”等字样,以便于区分。最上两行列出了诸如“帮”、“滂”、“并”等20个字母,紧接着是“羽”、“徵”、“角”等七音分类。每转之后,会注明“重中重”、“轻中轻”等轻重之别,区分声音的强弱...
《七音略》之来源探究 文化长廊 《七音略》之来源探究 李怡 北方民族大学 摘 要:七音略是至今所能见到的最早韵图之一,在汉语语音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学术界中专门对《七音略》进行研究的作品比较少。《七音略》与《韵镜》同为早期韵图,相似之处甚多,将这两者互相比较,可以得出《七音略》的内容、作...
七音略 【四】 通释 ○通释 (臣)等谨按等韵之书人各异说以学有华梵之异而师法多门又各据所传以为之说也自唐以后始立三十六母及四声等子而司 马光刘鉴韩道昭真空因之门法日以加详然唐以前若沈约之纽字图神珙之四声五音九弄诸图大抵皆以古切字要法因烟人然之类为 之纽弄无云字母及等子者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