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等生(1939年7月23日—2020年10月24日),本名刘武雄,中国台湾现代主义代表作家。苗栗县通霄镇人,曾任小学教员。七等生是笔名,取“七竹寺生”之意。一九六四年,开始在《现代文学》杂志发表短篇小说,是活跃台湾文坛的县籍名作家。作品形式与文体奇特,内容晦涩难懂,为六十年代中期台湾小说界引起争议最多的作家之一。
《沙河悲歌》当代中篇小说,作者七等生,1978年远景出版社。 作者简介 七等生(1939年7月23日—2020年10月24日),本名刘武雄,中国台湾现代主义代表作家。苗栗县通霄镇人,曾任小学教员。 1964年,开始在《现代文学》杂志发表短篇小说,是活跃台湾文坛的县籍名作家。作品形式与文体奇特,内容晦涩难懂,为六十年代中期台湾小...
纪录片里呈现出小说家矛盾的两面,不同的特质可以并存在同一个人身上。比方说七等生是如何的自大,同时又如此的自卑。他可以是那个说出最好的小说及画作都已经被他所完成的人,却又同时使用七等生这样一个自贬自抑的笔名来称呼自己。纪录片里也呈现了他的作品如何不见容于当时的社会,1979年有大批的作家指责七...
在百度里是这样介绍七等生的,我不知道该是否用小说家这个称呼,想来还是想用一个写小说这样一个中性的词:名人姓名:七等生 出生年代:1939— 名人职称: 名人国家:中国(台湾省苗栗) 相关介绍: (1939--)作家。本名刘武雄,七等生是笔名,取“七竹寺生”之意。台湾苗栗通霄人。毕业于台北师范艺术专科学校,曾任教...
中国台湾知名作家七等生去世,享年81岁 撰文 | 张进 七等生生于1939年7月23日,本名刘武雄,中国台湾现代主义代表作家。苗栗县通霄镇人,曾任小学教员。七等生的作品以小说为主,以隐遁小角色作为抗议台湾社会总体压力的象征,曾获台湾文学奖、联合报小说奖、中国时报文学推荐奖及吴三连文艺奖,代表作品有《我爱...
在刘玉明,也就是《沙河悲歌》主角李文龙的现实生活中,他的故事揭示了40、50年代台湾社会的变迁。那时,经济贫困,李文龙作为一个醉心吹奏艺术的七等生,生活于“叶德星歌剧团”和酒家,以边缘人的身份游走,与三位女性之间的复杂关系,见证了他逐渐沉沦的命运。歌仔戏班为了迎合社会变迁,引入西洋乐师...
七等生(1939年7月23日—2020年10月24日),本名刘武雄,中国台湾现代主义代表作家。苗栗县通霄镇人,曾任小学教员。 七等生,作家,台湾苗栗通霄人,七等生是笔名,取“七竹寺生”之意。一九六四年,开始在《现代文学》杂志发表短篇小说,是活跃台湾文坛的县籍名作家。作品形式与文体奇特,内容晦涩难懂,为六十年代中期...
正如七等生的任何一篇小说一样,这小说的情景是非现实的,一个幻想的世界。然而也惟有靠这象征化了的精神和风景,才能生动地衬托出这抽象的主题: “嫉妒”。小说里的主人公李龙弟是一个毫无谋生能力的人,他靠着以妻子晴子在特产店里当店员的一份菲薄的薪金过活。小说一开始就像电影摄影机的镜头,追猎着李龙弟在大...
七等生(1939年7月23日—2020年10月24日),本名刘武雄,中国台湾现代主义代表作家。苗栗县通霄镇人,曾任小学教员。七等生,作家,台湾苗栗通霄人,七等生是笔名,取“七竹寺生”之意。一九六四年,开始在《现代文学》杂志发表短篇小说,是活跃台湾文坛的县籍名作家。作品形式与文体奇特,内容晦涩难懂,为六十年代中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