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很看重大火星,他们经常以大火在天空中的位置来确定农事活动,就像古埃及人看天狼星出现在天空中的位置来预告尼罗河水的泛滥一样。《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在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天黑以后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九月就该准备御寒的衣服了。 现在正是七月天,早晚渐凉,大家...
“七月流火”一词,最早出自《诗经·国风·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里的“火”即指“心宿二”,就是“大火星”。每年仲夏黄昏,“大火星”位于正南方,位置最高,而到了七月(夏历七月,相当于现在公历九月)黄昏,它的位置由中天逐渐西降,知暑渐退而秋将至。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作“七月流火”。“七...
原文翻译: 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 这里的“流火”指的是大火星(心宿二)西行,逐渐离开中天的位置,天气将开始转凉。在古代,人们常以星宿的位置变化来预测季节的更迭。而“授衣”则是指妇女们开始缝制冬衣,准备迎接寒冷的季节。 赏析: 这两句诗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古代农耕社会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人们对自然...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诗经《七月》现代人读诗经往往也是根据当代的词义判断过去的文字。比如这首写在先秦时代的诗经,人们往往会望文生义,七月到处流淌着火一样的热浪,到了九月才开始变凉,开始纺织和制造秋冬的衣裳。七月流火,在当代某些文学作品里,也形容是农历七月的酷暑,热浪如火,暑气蒸腾。为此,很...
这里的"火",指的是"星宿二",也就是"大火星"。这里的"流",是"西沉"的意思。 "七月流火"表达的真正意思是:到七月后,大火星西移,天气将渐渐转凉。 因《诗经》里的"七月",使用的是周历,若换成公历,大概是九、十月份。 "九月授衣"这句话的意思是:到了九月,妇女们就开始缝制寒衣了。 概而言之,"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是农历,相当于阳历的八九月,在北方,天气开始凉爽了。所以“流火”并不是形容七月份的骄阳似火,那种理解是错误的。“流火”不是指天上流着火,是指火星,东方苍龙七宿的第二颗星,又称星宿二或大火星。古人拿大火星作为判断时令的参照物,根据早晨或傍晚东方苍龙七宿在天上的位置来做出判...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里的“火”,指的是天上的星宿。 前面说了,“火”或曰“大火”,是二十八宿东宫苍龙之心宿二。 距今6500年前的河南濮阳西水坡古墓星象图中,当时的先民,将“火”星置于西方白虎腹下…
A. 星宿,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古人认为人间有功名的人是天上星宿降生的,这是迷信的说法。 B. 《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中“七月流火”是说七月天气正炎热,好像下了火一样。 C. 《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是说江西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 D. 参商...
(一)容易误释词义的成语 【七月流火】 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诗经· 豳风·七月》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这 里的“七月”是指农历的七月;“流”指向下运行; “火”是一星宿名,即二十八星宿中的心宿,又称 “大火”,每年农历六月的黄昏时刻,出现于正南 方,位置最高,七月以后便渐渐偏西向下沉落...
[七月流火]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诗经·豳风·七月》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里的七月是指农历的七月,“流”指移动,落下,“火”是星宿名,即二十八星宿中的心宿,又称“大火”,每年农历五月的黄昏时刻,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以后便渐渐偏西向下沉落,所以叫“流火”,这时暑热开始减退,天气渐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