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七大恨本身有很强的时效性,所以到皇太极的时候就换了套说法 由此看来,像“七大恨”这的檄文,政治宣传的性质往往远大于其真实性,只是为了符合“出师有名”的传统目的罢了。 参考资料: [1]王川.努尔哈赤“告天七大恨”的文本记忆与重构[J].东北师范大学,2017(5):1-71 [2]郭晔旻.从“十三遗甲起兵”到...
首先,向各位说明一下,此贴不仅仅只限于逐条分析“天命七大恨”前因后果和后人评价,还会参考公元1619年前后所发的包括但不局限于这一时期关内外各类大事件和自然灾害等,篇幅会比较长,在完成之前,我会暂时设为隐私,以保证此帖的完整度与流畅度,待完成后,便会撤掉权限。敬请谅解。正式开码前,先来分享一篇袁崇焕至...
所谓的“七大恨”,很多都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努尔哈赤顺利攻下抚顺,除了提前做了周密部署安排,八旗将士作战勇猛,以及明朝守军的极速溃败后直接归降外,其通过“七大恨”所进行的宣传造势,也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然而, 如果结合努尔哈赤此前的生平经历以及当时的实际情况,这七条 “大恨”之中...
首先,对这七大恨,需要做些核实工作,看看哪些是真恨,哪些并不能称之为恨。先说第一恨。杀其父、祖,这既是事实,但又不完全准确。觉昌安、塔克世确是死于明军之手,但却是误杀,是战乱中之中的误杀,不是蓄意杀害。二则是明军为了惩罚掠边“夷首”阿台,因而出边攻打古勒城,并非是“无故生衅于边外”,...
七、明朝辽东当局派遣守备尚伯芝赴建州,作威作福。边外叶赫、获罪于天明乃偏信其言、特遣使臣、遗书诟詈、肆行陵侮。叶赫部遗址 在“七大恨”中,叶赫老女给了努尔哈赤一个好借口,叶赫老女虽然死了很多年,但依然有利用价值,这就是努尔哈赤厉害的地方,他不光善于利用活人,也善于利用死人。努尔哈赤这“...
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祭天,正式宣布起兵反明。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努尔哈赤是个能够以“十三幅铠甲起兵”的英雄人物,再加上他的“七大恨”把他渲染成了一个饱含屈辱、饱含无辜的受害者的形象,故而,努尔哈赤的起兵就被赋予了一些“正义”色彩。然而,再次回眸历史、重新梳理当时情况的话,我们...
努尔哈赤从小恨透了明朝决定要反抗明朝, 于是他励精图治,增强实力,在他逐渐成为女真族名望最高,光荣当上首领的时候,努尔哈赤为了给自 己征伐明朝找到一个很好的理由,并且能鼓舞女真族人的士气,于是他苦思冥想很长一段时间,写下了满清对明朝的"七大恨"从此女真族士兵,个个都士气高昂地跟着努尔哈赤,征伐明朝的...
第一恨:1951年,美帝趁朝鲜战争之际,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并派遣军舰巡航台湾海峡,阻碍大陆统一台湾,致使我国至今未能完成祖国统一。 第二恨:1959年,美帝支持国民党“反攻大陆”计划,不断炮击福建沿海村镇,致使大陆与台湾发生“金门炮战”。 第三恨:1993年,美帝以银河号货轮载有违禁品为由,关闭该船的GPS信号,恶意拦截...
自古天地七大恨: 《一恨》:年华早逝 《二恨》:光阴难返 《三恨》:世事无常 《四恨》:人心莫测 《五恨》:生无可恋 《六恨》:死亦难安 《七恨》:天地不仁 另外:七大恨也指明末清太祖努尔哈赤发布的讨明檄文。 (1)明朝无故杀害努尔哈赤父、祖; (2)明朝偏袒叶赫、哈达,欺压建州; (3)明朝违反双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