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国集团(英文:Group of Seven,简称:G7),是主要工业国家会晤和讨论政策的论坛,成员国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七个发达国家。1973年,时任美国财长乔治·舒尔茨邀请当时的联邦德国(西德)、英国和法国财长在美国白宫的图书馆举行了一次非正式会议,该团体因此得名“图书馆小组”,这被视...
燕国的建立始于周武王灭商后,前1044年,周武王封其弟姬奭于燕地,是为燕召公。前7世纪,燕国向冀北、辽西一带扩张,吞并蓟国后,建都蓟(今北京市)。在战国时期,燕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燕昭王时期(前311年-前279年)是燕国的鼎盛时期,燕昭王广纳贤士,励精图治,任用乐毅等人进行改革,使燕国国力达到鼎盛。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参与叛乱的七国分别是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七国叛乱最后在西汉朝廷的镇压下失败,造反的七个诸侯王,也全部被诛杀或自杀。七国之乱被平定后,除了楚国另立了新王,其余的六国全部被废除。之所以会发生诸...
古代七国分别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春秋末期,韩赵魏灭掉智氏后,进而瓜分晋国建立赵国、魏国、韩国,三晋与秦国、齐国、楚国、燕国七个国家亦称战国七雄,持续时间是前403年—前221年。 扩展资料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小国尚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参加叛乱的有吴、楚、赵、济南、淄川、胶西、胶东等七个诸侯国,故称“七国之乱”,也称“吴楚七王之乱”“七王之乱”。汉文帝时期,放弃了国家铸币权 ,于是西汉出现了货币的不统一和铸币权的分散的局面,导致地方诸侯(如吴王刘濞)开采铜山铸钱,进而在...
七国时代或七大王国是指从公元5世纪到9世纪,居住在英格兰的盎格鲁-撒克逊部落的非正式联盟,由肯特王国、萨塞克斯王国(南撒克逊)、韦塞克斯王国(西撒克逊)、埃塞克斯王国(东撒克逊)、诺森布里亚,东盎格利亚王国和默西亚王国七个小王国组成。公元829年,韦塞克斯(Wessex)国王爱格伯特统一其他王国,从此将这一统一国家...
7国争霸是哪七国 简介 7国争霸的7国分别是:1、韩国:韩国是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是战国七雄之一,与魏国、赵国合称三晋,国君为姬姓韩氏,是晋国大夫韩武子的后代。韩国国势最强是韩昭侯在位时。他用法家的申不害为相,内政修明,韩国成小康之治。2、魏国:魏国是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qī guó ] 指战国时秦﹑楚﹑燕﹑齐﹑韩﹑赵﹑魏七国。 指汉景帝时吴﹑楚﹑赵﹑胶西﹑济南﹑菑川﹑胶东七个诸侯国。因于公元前一四五年同时发动武装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热搜...
根据G7一些成员国政府网站上的介绍,G7并非真正的国际组织,而是一个非正式论坛,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高级官员可以在其中讨论全球经济和外交政策问题。这里的七国,指的是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和加拿大。 02 G7前身,诞生在图书馆 1973年,时任美国财长乔治·舒尔茨邀请联邦德国(西德)、法国和英国财长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