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哀诗》,是一种中国传统诗歌体裁,起自汉末,以反映战乱、瘟疫、死亡、离别、失意、狂玩、包揽等为主要内容。代表作有唐朝杜甫的《三吏》、《三别》。诗体概述 《七哀诗》是民众生活的写照,与宫廷诗相对应,有鲜明的民间色彩。从汉代的建安七子王粲,到晋朝的张载,再到唐朝的杜甫,诗歌形式、内容、水平在一...
一、《七哀诗》的原文与主题 《七哀诗》是曹植借闺怨题材隐喻自身遭遇的作品,反映了他与兄长曹丕的权力矛盾。原文如下: 原文: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
七哀诗 (两汉)曹植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注释 七哀:该篇是闺怨诗,也可能借此“讽君”。七哀作为一种乐府新题,起...
七哀诗 两汉:曹植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弃妇,思念 译文及注释...
《七哀诗三首》是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王粲(càn)所创作的一组五言古诗。其中第一首诗写诗人初离长安在郊外所见难民弃子的惨状,感叹于盛世的难得。第二首诗写诗人久客荆州,怀乡思归,日暮凭眺,独夜不寐,触处都生悲愁,表达了他的政治苦闷,以及寄居异地、怀念家乡的寂寞忧伤之情;第三首诗写边地的...
《七哀诗二首》是西晋文学家张载的组诗作品。作品通过对汉陵被掘及其荒败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对人事迁化、盛衰无常的深沉感慨。作品原文 七哀诗二首 【其一】北芒何垒垒,高陵有四五。借问谁家坟,皆云汉世主。恭文遥相望,原陵郁膴膴。季世丧乱起,贼盗如豺虎。毁壤过一抔,便房启幽户。珠柙离玉体,珍宝见剽...
七哀诗 🔈 朝代:魏晋 作者: 曹植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弃妇 思念 注音对照 ...
七哀诗【作者】王粲 【朝代】魏晋 【其一】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其二】...
七哀诗 【三国】曹植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曹植,字子建,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在父亲光芒的照耀下,曹植也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