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叶窟是位于印度王舍城附近毗婆罗山中的石窟,是为王舍城五精舍之一,因窟前有七叶树而得名。这里是佛陀入灭以后,由阿阇世王主办的第一次的结集的地方。以大迦叶为中心招集了具有三明,得六神通,智慧具足证果的阿罗汉参与编撰佛典,就是这一次大结集,奠定了佛教经典的基础,对佛法的传承影响相当深远。七叶窟在维伊巴拉...
七叶窟,又称法门寺石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境内,是中国著名的石窟之一。七叶窟内保存了大量唐代壁画和佛像,因其造型精美、色彩鲜艳、艺术价值极高而闻名于世。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五色神仙”、“天女散花”等壁画,描绘了唐代佛教和当时社会生活的丰富内容。七叶窟历经千年风雨,虽然已受到时间和自然造...
过了耆那教寺院,沿山脊拐几个弯,不远便可见七叶窟遗迹,但昔日石室已不见踪影。《法显传》记:“山北阴中有一石室,名车帝。佛泥洹后五百阿罗汉结集经处……舍利弗在左,目犍连在右。五百数中少一阿罗汉,大迦叶为上座,时阿难尊者在门外不得入。”据说,当地有一种十多米高的七叶树,故车帝石室又名“七叶窟”。
七叶窟(梵Sapta-parn!a-guha^,巴Satta-panni-guha^)印度第一次结集经典的圣地。音译作萨多般那求诃。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附近。因窟前有七叶树,故名七叶窟。《长阿含经》卷八称之为七叶树窟,《杂阿含经》卷三十九称作七叶树林石室,《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二称为刹帝山窟,《法显传》则作车帝石室。
1、 印度菩提伽耶王舍城七叶窟,佛教历史上第一次大集结地。 下灵鹫山后,第二站来到七叶窟。 2、 3、 全景图 七叶窟为王舍城五精舍之一。因窟前有七叶树,故名。这里原为佛陀说法之地,佛被灭后在佛陀弟子大迦叶尊者的领导下,于灵鹫山下的七叶窟进行集结,共有五百名弟子参加,以阿难陀、优婆离、迦叶等为上首,结集...
七叶窟 摘自:佛学大词典 梵名Sapta -parn!a-guha^ 。音译作萨多般那求诃。又作七叶树窟、七叶树林石室、刹帝山窟、车帝石室、七叶穴、七叶岩、七叶园。位于印度王舍城附近毗婆罗(巴Vebha^ra )山中之石窟,为王舍城五精舍之一。因窟前有七叶树,故名。其地原为释尊说法之灵迹,佛灭后迦叶尊者于其处会五百...
七叶窟 七叶窟原有七个, 但在后来的岁月中, 三个消失了, 如同风中远去的鸽子。 没人知道它到了何方, 那消失的所在, 是否还发酵着尘封的往事? 这说法其实是一种误读, 那七叶,是一种树, 后来就命名了洞窟。 潮湿的洞里却有灯光, 灯光照破漆黑的墙壁, 也照着寂寞的我, 更照着我的愿力。 那灯光很是...
他们在七叶窟嘛,在七叶窟西四十里,有数百千人结集。这数百千人是以谁为首的呢?叫婆师婆【又作:婆师波】为首的。婆师婆和迦叶同时进行了结集,这次结集又叫“窟外结集”,或者“大众部结集”。这是有别于迦叶主持的窟内结集的!窟内结集又叫“上座部结集”。所谓窟外结集,也都是佛弟子,而且圣、凡都有...
七叶窟 离开了灵山,一点点路就到了七叶窟,这是昔日阿阇世王供养摩诃迦叶等大阿罗汉们,结集经典的石窟。多奇妙的石窟啊!它曾经被用炸弹来炸,却炸不开,修行的力量岂是一个小小的炸弹所能破坏。同行的朝圣者,号称‘妈咪’的,在洞内哭了,一个五十岁的人了,来到这样的地方却如同小宝宝般地号啕了起来,多美啊!又...
相传佛灭后迦叶尊者于七叶窟召集五百贤圣,以阿难陀、优婆离、迦叶等为上首,结集经、律、论三藏,安居三月,完成大业。(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重影 撰搞:丹珍旺姆) 关键词:高清大图 七叶窟 圣地 涅槃 分享到: 微博 网友评论 0人参与 0条评论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