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烈云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 丁烈云,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与建筑工程管理专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1982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获同济大学博士学位。曾任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东北大学校长、华中科技大学校长。现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兼工程管理研究分会理事...
2月18日,中国建研院在京举办工程建设领域应用基础理论研究论坛,30余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围绕学科基础、前沿技术、多领域融合、应用创新等话题,开展学术沙龙研讨。近期,我们将院士们的发言进行整理,作系列发言摘编发布。以下为前沿技术主题沙龙中丁烈云院士、江亿院士的发言摘要。中国...
丁烈云,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数字建造、工程安全理论与技术研究。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
文:丁烈云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 AI(人工智能)赋能建筑业的变革主要体现在智能设计、智能施工、智能产品三大方面。智能设计表现为生成式设计,应用场景极其广泛。如AI生成建筑设计方案,清华大学教授徐卫国团队基于ChatGPT-4的上海咖啡屋设计方案,设计师只需提出几个问题就能形成具体方案。AI生成城市...
2024年9月2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丁烈云教授,东南大学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李启明教授莅临我校调研指导工作,学校党委书记殷涛,党委副书记高绍远,副院长刘庆堂和副院长王加胜热情接待了来宾一行,并陪同调研座谈。 座谈会上,...
盖房子除了有建筑材料之外,还得有建筑的工艺。课堂上,丁烈云还和学生们分享了月球上建房子的方案。他介绍:“在月球上建房子,目前至少有两种方案,一种方案是要把它烧成砖,然后用机器人来进行砌筑,另外一种方案,就是直接用3D打印来进行打印。”丁烈云还表示,未来还会有更多无限的可能。据悉,丁烈云团队还创造...
演讲中,丁烈云从效益价值、艺术价值、人本价值、科学价值四个方面,就发展机器人建造的意义进行了深入浅出地分析。“日本机器人行业做得最好的就是钢结构焊接建筑机器人,发展到未来甚至有可能把人工焊接这个工种取消掉。”丁烈云谈到,焊接机器人跟人相比,工作效率至少会提高40%。“在我国,建筑垃圾占整个城市垃圾的...
6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一行到中铁五局高原铁路项目调研。中国建研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许杰峰,中铁五局副总经理、高原铁路指挥长龙秀堂,中铁二院副总工程师邓军桥参加调研。在拉月隧道7号横洞新能源补给中心,丁烈云一行了解了新能源设备、充电装置运维情况,观看了中铁五局《践行绿色施工,保护高原生态》...
丁烈云 http://www.bjqgzk.com/index.php/whmr/2254.html 联系方式: 手机号码: 联系邮箱: 助理电话: 详细介绍 土木与建筑工程管理专家,主要从事数字建造、工程安全理论与技术研究。1955年11月出生于湖北省洪湖市。200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获博士学位。 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