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印式民居是由汉、彝先民共同创造,最早在昆明地区流行起来的“特色品牌”,一颗印式民居的基本规则为“三间两耳倒八尺”。平面近乎正方形,正房三间两层,较高一些,两厢为耳房,耳房就矮一些,这样就组成四合院,中间为一小天井,门廊又称倒座,进深为八尺,所以叫“倒八尺”,整体方形如印章,故称“一颗印”...
老昆明城中,普通的“一颗印”民居现存红花巷4号朱德旧居、节孝巷39号中共云南地下党建党旧址等。而大户人家的“一颗印”则多建为外廊式大四合院,耳房外扩,成为“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三坊一照壁”的大“一颗印”格局,如今尚存的有文明街马家大院、景星街懋庐、东寺街将军府等。老昆明农村民居也多是“...
“一颗印”为中国民间的一种建筑形式,流行于安徽、云南等地。它由正房、耳房(正房两侧的小房子)和入口门墙围合成正方如印的狭窄天井,俗称“一颗印”。“一颗印”高墙小窗或无窗,中间有小天井,布局紧凑,空间小巧。下图为典型的“一颗印”民居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与安徽山区等地相比,云南的“一颗印”民...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一颗印”是指( )。 A. 一种角石 B. 一种石刻图案 C. 一种脊吻 D. 一种民居形式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D 反馈 收藏
云南一颗印,又称为"一颗印"、"一颗印式民居",是云南省特有的一种传统民居建筑形式,主要分布在云南的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等地。这种建筑形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是白族、纳西族等民族智慧的结晶。 1. 历史渊源:一颗印的建筑形式起源于古代的云南地区,随着历史的演变,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
“一颗印”是云南昆明一种民居建筑形式(如左图),空间紧凑,方方正正,好似一颗印章。右图示意其四合院结构。云南高原地区,四季如春,无严寒,多风,故住房墙厚重。最常见的形式是毗连式三间四耳,即子房三间,耳房东西各两间。子房常为楼房(由于山区,地方小,潮湿),为节省用地,改善房间的气候,促成阴凉,采用了小天井。
一颗印防伪印章(云南)有限公司是一家小微企业,该公司成立于2024年04月30日,位于云南省滇中新区大板桥街道办事处长水社区居委会鹏程路2076号云南临空高新技术产业园项目B区B5栋2层2号201030号,目前处于开业状态,经营范围包括许可项目:公章刻制。(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
可以设想,仅靠这座历史建筑和所保留的文献,将莫家“一颗印”变成一幢“家宅法”历史陈列馆,也是很有意义的。 这幢“一颗印”的另一个价值是,它与居住其中八十余年的莫正才老人的关系。莫正才一出生就在这所家宅居住,在此结婚生子。莫妻于上世纪90年代因病去世,此前其子在这所家宅结婚。儿子家在2005年分得...
“一颗印”是云南昆明地区彝族普遍采用的一种传统住屋形式,又称窨子屋,在城镇、村寨、平坝、山区都宜修建,可单幢,也可联幢,可豪华,亦可简朴。由于整个宅院外观方方整整,远观和俯瞰均如一块印章“盖”在地上,所以当地人俗称这种建筑格局为“一颗印”。“一颗印”的基本形式为“三间四耳倒八尺”,即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