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三英烈士墓 在1992年版《长清县志》的“革命烈士英名录”中,在崮山部分的首行,赫然排列着三个名字,分别是张仁卿、张文卿、张贻祯。他们就是张氏三兄弟——长清著名的“一门三英烈”。书中三兄弟的顺序是按参加革命的时间早晚排列的。新版《长清区志》又对三英烈按年龄做了排序:张贻祯排行老大,往下依...
为了保证孙治中的安全,赵大娘让他化名赵学义,是她的三儿子。小河南据点的伪军,奉命来北赵村扫荡,抓走了十几个可疑的人,计划第二天送去昌邑城内交给日本人,然后领赏。第二天一大早,伪军刚开了门,赵大娘就领着一群妇女冲了进来,当头给伪军排长一记耳光,大声骂起来:“你兔崽子长本事了,帮着日本人残害...
一门三英烈!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如此奋不顾身? 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军事节目中心、全国少工委办公室、退役军人事务部有关部门等单位推出清明特别节目《牺牲在黎明》,通过寻访牺牲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各大战场、各条战线上烈士英勇战斗...
其中,昌邑市的“一门三英”故事是一个令人感动的例证。这个故事发生在1941年,当时日本侵略者占领了昌邑市,压迫百姓,征收大量粮食,导致百姓生活艰难。然而,在这个危难之际,有三位普通百姓,分别是杨根思、杨根芳和高克胜,他们不畏强权,奋勇抗敌,最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为抗日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杨根思是昌...
安葬在百草坪职代会的车谷村,在墓旁边树立了纪念碑,记述烈士的生平事迹和牺牲经过,129师师长刘伯承为瞿坚白烈士题词:英名不朽!不久前,在瞿秋白老家举办了“白如秋霜 坚如磐石 永世敬仰——“瞿门三烈士”专题展览,许多人来到这里,深切缅怀革命先驱的丰功伟绩,并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向秋白铜像鞠躬致敬。
立于长崮路辛庄桥畔的“一门三英烈”墓前。1997年,“一门三烈士”纪念碑被长清县命名为首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后该纪念碑又被选入“齐鲁百年名碑集”中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每年清明节,当地多所中小学师生都会到“一门三英烈”墓前接受革命教育。这里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处重要载体和红色景点。编辑:潘洋 ...
徐宝珊:一门三英烈 声名永流芳 央广网 百家号01-1516:24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 新华社济南1月14日电(记者吴书光)在鲁西北平原蜿蜒的徒骇河畔,静卧着三位英烈的陵墓,这就是徐河口三英烈士墓。三英烈士墓位于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胡屯镇徐河口村西南1公里处,是为纪念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徐宝珊和徐宝璧、...
◎ 一门三英烈像(中共济南市长清区委党史研究中心 供图) 张贻昌(1913—1943),字文卿,在二哥张贻荣引导下于1938年参加革命,任《长清时报》文印员、耀南区副区长。1943年4月22日,在执行任务时被叛徒出卖,在大刘庄被敌人围困,饮弹自尽,年仅30岁。
建国之后,赵大娘一门三英,享受政府的烈士抚恤,但她却把抚恤金退了回去,说她们有手有脚的,能养活自己,国家还有很多要用钱的地方。 赵大娘去世的时候,怀中抱着的,是她男人和两个儿子的灵牌。赵大娘的大儿媳与二儿媳都没有改嫁,据资料统计,在昌邑一带,因抗日而导致的寡妇家庭,多达四百多户。仅马渠一个村子,就...
百姓抗日究竟有多积极,看看昌邑的一门三英,故事催人泪下 "吴学华的独创力结晶" 或者 "倾注吴学华匠心的独特创作" 或者 "展现吴学华独特的艺术风采与原创精神" 新文案的核心思想都是强调吴学华的原创性和独特贡献。铭记十四载抗战烽火,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为抵抗日军铁蹄,挺身而出,以生命捍卫尊严。有人质疑,若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