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用一句电影里的台词:这是姜文的一小步,却是中国电影的一大步。 不怪你们看不懂,因为影史上总有一些电影太超前,比如格里菲斯的《党同伐异》,比如刘镇伟的《大话西游》。也许多年以后,我们会像现在各种怀念“那些年,错过的好电影”之类的活动一样,重新评估《一步之
《一步之遥》并不“再现生活”,也拒绝附庸于生活的幻象。 如果你将《一步之遥》看做一个寻常的,现实主义叙事的作品,便就偏离了它的评价体系。这就好比评价美酒之时,用“缺乏嚼劲”来否定它,是毫无意义的。 如果把《一步之遥》当做一部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来鉴赏,无疑称得上优秀二字。 《一步之遥》从来就没...
从这个角度来看《一步之遥》,首先从片名上就很有意味,个人理解是“让子弹飞一会,现在只差一步之遥”离目标更近了,表达上自然就更加的直接。很多看完的观众可能会觉得电影拍得有点荒诞,拖沓,其实在我的理解,这个故事正常来说拍一个小时二十分钟就能拍完,但是导演整整拍了140分钟,其中加入了很多看似可有可无的...
邪不压正可以让“G命三部曲”变得更加完整和丰满的,前面我说过《让子弹飞》和《一步之遥》不是隐喻都是明喻,那么《邪不压正》就是我为了归于三部曲体系而解读出的“隐喻”了,这些都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了。 《邪不压正》的故事可以理解为“前”G命叙事,这里的G命萌芽还未曾成长,但是星星之火用来燎的万里原野...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1、 序言 《一步之遥》并不是烂片,但它是一部坏电影,而且是一部千锤百炼之后的坏电影。这部电影能够愉悦一部分观众,比如我自己;但对大部分观众而言是一场花钱去遭受的折磨。 对于喜爱姜文电影的影迷如我,总感到有一种义务,要通过文章把《一步之遥》的理解门槛降低些,... (展开) ...
这一步之遥,就是无法逾越的鸿沟。影片涵盖了太多的内容,有太多可以读解的角度。所以各种影评提供了五花八门的思路,但是都没有触及最核心的层面。在评论《少年派》的时候我就已经说过,厨师把一道菜端上来,你首先要搞清楚这道菜是什么,再去分析他放了哪些调料。譬如本来做的是毛血旺,你却当成了红烧蹄髈,琢磨着...
《一步之遥》 带有浓厚的欧美老歌舞电影风格,各种向大师经典作品致敬的桥段,却不止是大众层面上毫不讨喜,即使是过往对姜文赞誉有加、评价甚至高于张艺谋、陈凯歌等老一辈导演的文青影评人们也同样极不喜欢。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作为一部民国初年上海滩为背景的影片,却没有任何让这些文青小资们心神往之的“ ...
不过,我却不是非常喜欢《一步之遥》,这应该是姜文电影里,我观感最不好的一部,片中过度的自我与过多的尝试,让整个观影过程很辛苦,会觉得有点累、有点烦,而少了以往姜文电影带给我的欣喜。喜欢姜文,是因为他作品里的想象力,意识流式的结构(太阳照常升起、阳光灿烂的日子),对旧有的类型反讽与拆解(鬼子来了)...
转一篇解释的很好的《.. 前言《一步之遥》上映后,绝大多数人的感受都是“看不懂”,甚至有很多人认为姜文拍了一部“烂片”。也有人认为姜文借电影暗讽中国现实,在网络上有不少解读,角度多样,所谓一千个人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