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意义十五大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提出了党在这个阶段的基本纲领,确定了我国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并对21世纪的发展作了展望。根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的要求,十五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
出席大会的代表共142人,其中有选举权的正式代表为84人。重要内容分析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明确指出中国仍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革命现阶段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历史意义对中国革命根本问题做出了基本...
党的十三大于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正式代表1936人,特邀代表61人,代表着全国4600多万名党员。党的十三大的突出贡献,是在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作出了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党的十三大另一个重大贡献,是确...
中共一大会址:上海兴业路76号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初心 从这里启航 中共一大会址:浙江嘉兴南湖红船 嘉兴南湖红船:从这里开启跨世纪航程 中共二大会址:上海老成都北路7弄30号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首部党章的诞生与保存 中共三大会址:广东广州恤孤院3号 广州:中共三大会址 中共四大会址:上海东宝兴路254弄28支...
「党史学习」党的一大到十九大 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会址在今上海兴业路76路。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1922年7月16~23日在上海举行(今上海老成都北路7弄30号)全国党员195名。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1924年6月12~20日在广州举行(今广州恤孤院路3号)全国党员420名。党的四大1925年1...
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奋斗历程。从一大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到历经革命、建设、改革波澜壮阔的征程,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胜利召开的二十大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历次党代会见证了党百年辉煌历程。
《龙》杂志“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特刊”日前发表吴德刚的署名文章。题为《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及其重大历史意义》。新华网编发如下: 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及其重大历史意义 吴德刚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几天后会议在浙江嘉兴南湖结束,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
会址是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 召开情况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出席七大的代表共755名,其中正式代表547名,候补代表208名,代表全党121万党员,分为中直(包括军直系统)、西北、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山东、华中和大后方8个代表团。在七大代表中,年龄最大的近70...
一大会议的战略转移 1921年7月30日晚,代表们正在开会时,法租界巡捕房密探突然闯入会场。具有长期秘密工作经验的马林,警觉地说这人一定是“包打听”,建议马上中止会议。大部分代表迅速转移。十几分钟后,法租界巡捕包围搜查会场,结果一无所获。由于代表们的活动已受到监视,会议无法继续在上海举行。于是,代表们分批转移...
中共二大召开时,上海的政治环境十分严峻,中央局选择辅德里作为开会地点颇费心思。当年,辅德里处于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交汇处,周围相同的石库门房屋连排连幢,使得辅德里并不显眼。我党创办的平民女校正对李达家的后门,万一有突发情况,便于及时疏散。这里也是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尚未暴露的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