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智能搜索 “一大二公”是中共中央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指导下,于1958年大跃进运动高潮时,开展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两个特点的简称。具体解释如下: “大”:指人民公社的规模大。这主要体现在将原来规模较小的农业合作社合并成规模较大的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甚至有的达到四五千户乃至一两万户。这样的规模扩...
一大二公是指什么 答:一大指:人民公社第一规模大;二公指:第二公有化程度高。 人民公社的主要特点是“一大二公”,“一大”指规模大,一个公社平均有500户农民,1000个劳动者和1000亩土地;“二公”指的是公有化程度高,原属于农业社员的一切土地连同耕畜、农具等生产资料以及一切公共财产都无偿收归公社所有。对...
“一大二公”是指人民公社的特点。“大”即规模大,就是把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合并成四五千户乃至一两万户的人民公社;“公”即公有化的程度高,就是将几十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后,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形成“平均主义”。这实际上是对农民的...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大”是指公社的规模大,“二公”是指公社的公有化程度高。所谓“大”,就是将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合并成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的人民公社。所谓“公”,就是将几十、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后,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BCD不...
其中的“一大”指的是合作社的规模扩大。过去,每个合作社通常只有一两百户人家,但在“一大二公”制度下,这些合作社被合并成拥有四五千户或一两万户的大规模人民公社。通常,一个乡就是一个公社。“二公”则代表了公有化的程度提高。在合并后的公社里,原先属于各个合作社的财产,如土地、工厂、房屋...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大二公三纯"是毛主席社会主义模式中所提倡的目标。其核心在于构建大规模的基层组织,即人民公社。在这个模式下,公社的规模越大,被认为越能有效提升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集体化。所谓"二公",指的是公有化程度的追求,即社会资源和生产资料应尽可能地归公有,以实现共同富裕和公平...
一大二公是指什么 “一大二公”具体是指:第一,人民公社规模大;第二,人民公社公有化程度高。人民公社的主要特点是“一大二公”,“一大”指规模大,一个公社平均有500户农民,1000个劳动者和1000亩土地。“二公”指的是公有化程度高,原属于农业社员的一切土地连同耕畜、
它的特点是“一大二公”。即规模大(一般为两千户左右)、公有化程度高。权力过分集中,基层生产单位没有自主权,生产中没有责任制,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这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本题选B。【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左倾”错误...
“一大二公”是中共中央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指导下,于1958年在大跃进运动进行到高潮时,开展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两个特点的简称。具体是指:第一,人民公社规模大;第二,人民公社公有化程度高。基本概念 一大二公是毛泽东对农村人民公社特点之一的概括,指人民公社的规模大,社会主义公有化的程度高。农村人民公社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