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再作具体描述:“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潇潇秋雨不理会闺中少妇深夜怀人的苦情,只管让雨珠洒在一张张梧桐叶上,滴落在窗外的石阶上,一直滴到天明,还没有休止。秋雨连绵不停,正如她的离情连绵无尽。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由玉炉生香、红蜡滴...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释义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出自唐代温庭筠的《更漏子·玉炉香》 解释:一滴一滴的雨点,正凄厉地敲打着一叶一叶的梧桐,滴落在无人的石阶上,一直到天明。 赏析:此句描写潇潇秋雨的凄冷,营造了一种幽静凄凉的意境,表现闺中少妇深夜怀人的苦情。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出自于温庭筠的《更漏子·玉炉香》 朝代:唐代 作者:温庭筠 原文: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译文及注释 更多 作者:佚名译文玉炉散发着炉香烟,红色的蜡烛滴着烛泪,摇曳的光影映照出华丽屋宇...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这句诗,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温庭筠的《更漏子》。从字面意义上看,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秋雨绵绵的夜景:秋雨滴落在梧桐树的叶子上,发出清脆的声响,随后又一滴滴地落在空旷的石阶上,这样的声音持续了一整夜,直到天明。这句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
下面再作具体描述:“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潇潇秋雨不理会闺中少妇深夜怀人的苦情,只管让雨珠洒在一张张梧桐叶上,滴落在窗外的石阶上,一直滴到天明,还没有休止。秋雨连绵不停,正如她的离情连绵无尽。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由玉炉生香、红蜡滴...
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全词翻译赏析 《更漏子·玉炉香》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此词抒写思妇的离愁。上阕写室内物象,虽是温暖祥和的场景,但孤独的思妇辗转难眠而容颜不整,鬓发散乱,忍受着枕衾间的寒冷与痛苦;下阕通过写思妇在室内听到室外的雨声来描摹人物的心情。全词从室内到...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的意思 意思:一滴一滴的雨点,正凄厉地敲打着一叶一叶的梧桐,滴落在无人的石阶上,一直到天明。 出处:唐·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 《更漏子·玉炉香》原文如下: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是什么意思?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窗外的梧桐树,正淋着三更的冷雨,也不管屋内的她正为别离伤心。一滴一滴的雨点,正凄厉地敲打着一叶一叶的梧桐,滴落在无人的石阶上,一直到天明《更漏子·玉炉香》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此词抒写思妇的...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此词抒写离愁。词中秋思与离情彼此交融,表现了女主人公的秋思之深和离情之苦。词从夜晚写到天明,从“思”写到“苦”,读来使人感受到一种绵绵不绝的孤寂凄凉之情。“更漏子”是词牌名,本意为吟咏深夜滴漏报更的小曲。唐人将夜间另称为“更漏...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赏析 温庭筠共写过六首内容相仿的《更漏子》。《更漏子》是词牌名,它类似渊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的《小夜曲》,歌唱的是午夜情事。这首《更漏子》,借“更漏”夜景咏妇女相思情事,词从夜晚写到天明。 开头三个字,表面看是景语,不像后来李清照《醉花阴》的“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