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扫描速率为0.2 mV s-1时,使用两种电解质的Zn-I2电池的循环伏安(CV)曲线,对比裸ZnCl2电解质,使用SP-ZnCl2电解质的Zn-I2电池呈现出较低的氧化电位和较高的还原电位,即较低的过电位,表明SP添加剂改善了反应动力学。使用SP-ZnCl2电解液的Zn-I2电池的初始放电容量为215.1 mAh g-1,高于使用裸ZnCl2电...
在扫描速率为0.2 mV s-1时,使用两种电解质的Zn-I2电池的循环伏安(CV)曲线,对比裸ZnCl2电解质,使用SP-ZnCl2电解质的Zn-I2电池呈现出较低的氧化电位和较高的还原电位,即较低的过电位,表明SP添加剂改善了反应动力学。使用SP-ZnCl2电解液的Zn-I2电池的初始放电容量为215.1 mAh g-1,高于使用裸ZnCl2电解质的电...
Zn—I2电池是一种水系二次电池,作为潜在的储能系统,近年来重新受到关注。经典的电池正极为单质,负极为金属,以溶液为电解质。研究发现,当负极区的电解质仍为,但正极区电解质
在扫描速率为0.2 mV s-1时,使用两种电解质的Zn-I2电池的循环伏安(CV)曲线,对比裸ZnCl2电解质,使用SP-ZnCl2电解质的Zn-I2电池呈现出较低的氧化电位和较高的还原电位,即较低的过电位,表明SP添加剂改善了反应动力学。使用SP-ZnCl2电解液的Zn-I2电池的初始放电容量为215.1 mAh g-1,高于使用裸ZnCl2电解质的电...
水系锌-碘(Zn-I2)电池具有大规模储能的潜力,但存在I2正极的穿梭效应和Zn负极可逆性差的问题。基于此,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乔世璋院士(通讯作者)等人报道了一种在I2正极和Zn负极的界面凝胶化方法,通过在电解质中引入丝蛋白(SP)添加剂来解决它们的问题。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场方向周期性切换,导致带正电荷的SP...
与此同时,金属Zn负极在水性电解液中的稳定性较差,可能引发氢析出、电极腐蚀和枝晶生长等问题,这些问题显著降低了电池的可逆性。这种情况下,碘正极和锌负极的问题共同制约了Zn-I2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可行性。 目前,已提出多种策略来优化Zn-I2电池的电化学特性。这些...
这些独特的优点赋予了 Zn-I2 全电池高容量(0.5 A g-1 时为 412 mAh g-1)、优异的速率性能和出色的安全性。此外,ZTEs电池的低成本和环保特性使其在大规模应用方面具有优势和巨大潜力。由此可见,这些发现为高能量密度 Zn-I2 电池开辟了新方向。图2.Zn负极结晶重新定向的调节功能和机制 Designing Ternary...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刘少华研究员等人设计了一种新型三元水合共晶电解质,可以实现2I+/I2/2I-四电子转移的氧化还原偶对转换用于Zn-I2电池。亲核性烟酰胺(NA)配体通过形成稳定的[I(NA)2]+物种抑制了亲核性I+的水解反应,并确保可逆I2/I+转换。同时,Zn2⁺的四配位溶剂壳有助于无锌枝沉积/脱...
目前,储能技术创新的研究重点已逐渐转向兼具高性能和可持续性的下一代水系电池。然而,水系Zn–I2电池因其成本效益和环保特性而被认为新一代储能候选者。然而,在电池循环过程中,多碘化物严重的穿梭效应阻碍了它们的商业应用。在此,东北师范大学吴兴隆、曹峻鸣等人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基于壳聚糖(CTS)分子的Janus功能粘...
目前,储能技术创新的研究重点已逐渐转向兼具高性能和可持续性的下一代水系电池。然而,水系Zn–I2电池因其成本效益和环保特性而被认为新一代储能候选者。然而,在电池循环过程中,多碘化物严重的穿梭效应阻碍了它们的商业应用。 在此, 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基于壳聚糖(CTS)分子的Janus功能粘结剂。研究表明,极性末端基团赋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