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躁,《伤寒标本心法类萃》在线阅读和电子书免费下载,伤寒烦躁多渴,凉膈散(二十三)加滑石。中暑、伤寒汗后烦躁,五苓散(二十四)。一切火热狂躁喘满,黄连解毒汤(二十一)。烦躁而渴,白术散(四十二),或加滑石;甚者加姜汁。
此外若青龙与柴胡有加减之余议∶身有余热者,桂枝须加;胁下硬满者大枣可去;多汗者附子加小柴胡;奔豚者桂枝加桂;喘者小青龙加杏仁;嗽者小柴胡加五味。瓜蒂治烦渴未除,茯苓医小便不利。内寒者茱萸,外肿者防己。生姜止呕,半夏疗哕。用枳壳兮,缘酒毒留胸;有黄柏兮,因衄血出鼻。或得人参以除烦,或取茯苓而愈...
伤寒七、八日,发黄有斑,微热、腹满者,或痰实壅上,虽诸承气汤不过者,仲景曰∶寸脉浮滑 者可用瓜蒂散(二十六)吐之。
[卷上] 痞 伤寒表里俱热,下证未全,法当和解。误下之早,则成痞。心下痞满而不痛,按之虚软者痞。 脉浮而尚恶寒者,表未解也,当先桂枝(二)解表已,而后用大黄黄连泻心汤(三十三)攻痞也;或 只用五苓散(二十四)使除表里甚良。或痞恶寒而汗出者;或痞而烦小便不利者;或痞留饮湿热下 利者;或已成痞,...
伤寒,发狂奔走,骂詈不避亲疏,此阳有余、阴不足,三一承气汤(十三)加当归、姜、枣名当 归承气汤,以利数行,候微缓以三圣散(二十七)吐之,后用凉膈散(二十三),黄连解毒汤(二十一) 调之。谵妄发狂,逾垣上屋,赴井投河,皆 为阳热极甚,用三一承气合解毒下之。惊悸癫狂,三一承气汤。发狂极甚,投河入井者,...
伤寒自汗,脉沉数而实,表里俱 热者,三阳合病自汗者,厥逆自汗者,头疼自汗者,伤寒自汗未解半入于里者,中暑自汗脉虚者,俱 宜白虎汤(二十二)。伤寒寝汗不止,白虎汤加麻黄根、浮麦。伤寒汗下后,自汗、脉虚、热不已,白 虎加人参、苍术服之,汗止身凉,通仙之法也。 中暑自汗,白虎汤,后以澹渗汤(二十五)调之。
伤寒有热,小腹满,小便自利者,为 有血也,当下,未敢用汤,用抵当丸(二十)最为稳当。太阳病不解而蓄热下焦,先以桂枝解表,已而 下血,宜桃仁承气汤(十四)或抵当丸(二十)攻之。伤风,汗、下不解,热郁经络,随气涌泄为衄,或 清道闭,流入胃脘,吐出清血及鼻衄,吐血不尽,余血停留以致面黄,大便黑,犀角地黄汤(...
伤寒下之太早,结胸,黄连解毒汤(二十 一)加枳壳。伤寒结胸,虚痞,凉膈散(二十三)加枳壳、桔梗。或但自热结胸者,其胸高起,腹虽不满而 但喘急、闷结、谵妄、昏冒,关脉沉数而紧者,用大承气汤(七)加甘遂一钱匕下之。表证罢,热入里,结于 胸中,烦满而饥不能食,微厥而脉乍紧者,瓜蒂散吐之(二十六)。
[卷上] 小便不利 小便不利者,小便难而赤涩也。中暑并伤寒大发汗后,胃中干、烦躁不得眠、脉浮、小便不利、微 热烦渴者;口干烦渴,小便不利者;小便赤涩,通宜五苓散(二十四)、桂苓甘露饮(三十四)主之。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金,刘完素,公元1115-1234年 中医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