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zicao 虾子草别名:红虾子草 性味:味苦,性寒。无毒。虾子草的功效与作用及主治主治跌打损伤,疝气,风火牙痛。 虾子草用法用量 日常用法:内服,煎汤,25~50g;或炖肉。 虾子草选方1、治小儿疝气:虾子草、地茄子各50g。 煎水煮耢糟服。 2、跌打损伤:红虾子草、尖刀牛膝、红酸浆草各200g(捣烂),薴麻200g(...
【别名】红虾子草(《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纤花耳草的全草。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纤弱披散草本,高约15~40厘米。茎秃净,干时带光泽。单叶对生,具极短柄;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5~5厘米,宽3~5毫米,先端短尖,全缘,背卷,基部钝,稍革质,上面深绿,下面浅绿,干时为...
1、治急性胃肠炎:鲜泥花草、地耳草各30g。水煎服。 2、治破伤风抽搐:鲜水虾子草90g。捣绞汁泡酒服。 3、治喉炎:水虾子草、九龙吐珠、蟛蜞菊、马勃各等量。研末,每用9g,开水冲服。 水虾子草药用部位 为玄参科植物泥花草的全草。
【别名】鸭脷草(《广州植物志》),田素馨(《泉州本草》),紫熊胆,水辣椒(《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泥花草的全草。9月采收。 【原形态】一年生秃净草本,高10~25厘米。须根多。茎直立或披散,绿紫色,多分枝,长枝匍匐,节上生不定根。叶对生,无柄或基部渐狭而成稍抱茎的短柄;叶片矩圆披针形...
别名:吴福花、红蜂蜜花、虾子木、虾米草 性味:味甘、涩,性温。 虾子花的功效与作用 调经活血,止血,凉血。 虾子花主治 主治妇女血崩,月经不调,鼻衄,咳血。 虾子花用法用量 日常用法:内服,煎汤,25~50g;或浸酒。 虾子花药用部位 为千屈菜科植物虾子花的根、花。
【来源】玄参科泥花草属植物泥花草Lindernia antipoda (L.)Alston [Ilysanthes antipoda (L.)Merr.;Ruellia antipola L.; Bonnaya veronicaefolia (Retz)Spr.],以全草入药。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甘、微苦,平。更多:https://www.bmcx.com/ ...
药材基源:参科植物泥花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rnia antipoda (L.) Alston[Ruel-lia antipoda L.;Ilysanthes antipoda (L.)Mer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10-25cm。根须状成丛。茎幼时稍直立,长大后多分枝,基部匍匐,下部节上生根,茎枝有沟纹,无毛...
药材基源:为千层菜科植物虾子花的根或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Woodfordia fruticosa(L.) Kurz[Lythrum fruticosum L.]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挖取根部,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春季采花,烘干。 【原形态】灌木,高1.5-3m。幼枝被短柔毛,后脱落。叶对生,革质,披针形或狭披针形,长7-12cm,宽2-3cm,上面通常近...
【别名】吴福花(《广州植物志》),红蜂蜜花(《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为千屈菜科植物虾子花的根、花。根,全年可采;花,春、夏采收。 【原形态】灌木,高1.5~3米。幼枝被短柔毛,后脱落。叶对生,革质,拔针形或狭披针形,长7~12厘米,宽2~3厘米,上面通常近无毛,下面微白色具微小黑腺点,被短柔毛...
【来源】千屈菜科虾子花Woodfordia fruticosa (L.)Kurz,以根、花入药。 【生境分布】贵州、云南。 更多:https://www.bmcx.com/ 【性味】微甘、涩,温。 【功能主治】调经活血,凉血止血,通经活络。主治妇女血崩,月经不调,风湿关节炎,腰肌劳损,鼻衄,咳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