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大智慧: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后世尊称其为“大成至圣先师”,并沿用至现代。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
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如何向纵深拓展 基层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中最基础的部分,一个国家的基层治理能力不仅直接决定了基层治理的效率和效果,更代表了国家治理的成效和水平。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一种颇具中国特色的基层治理模式。 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的发展实践中,如何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要加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
内容提要:平成时代,日本从“增长型社会”转型至“成熟型社会”,虽内阁更替频繁,政党轮换,但官僚体制总体运转良好,社会运行平稳。平成时代,日本物价稳定,基本告别“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生活方式,发展为“适量生产、适量消费、资源循环型”社会。但是,日本社会也面临少子老龄化程度加深、社会贫富差距加大、...
自2018年开始,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原社会学系)由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团队接手大二学生暑假的社会实践课教学,我是课程负责人。为了上好这门课,团队计划让大二学生参加以博士生为主的暑假社会调研实践,对此进行了两种安排:一是长周期的安排,一般为20天时间,将本科生分散安排在博士生调研小组,一个调研小组有三四个博士...
下,颠覆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已经成为了世界强国新一轮博弈的战略制高点,受到了各国政府不同程度的重视。 2016年5月,我国政府发布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自此,中央与各级政府开始着力布局发展科技产业。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二...
中国进入危机社会是不争的事实,这不是故作高论,也不是什么危言耸听。生活在中国的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感受到这一点。中国的全面危机包括政治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和文化危机,其中政治危机是其它危机的根源和罪魁祸首。 道理很简单,如果单纯是经济危机,哪个国家都会有,哪个国家都会相对容易渡过,美国在上世纪二十...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2500多年前,在山东曲阜(当时鲁国陬邑)出生了一位日后影响中国,乃至影响世界的人物,他就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后世称其为"大成至圣先师","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今天,我们就来重温这位大思想家的文字,绝对句句经典,让你受用终生。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这四位古代思想家被称为“中国四哲”,他们分别代表了儒家和道家思想。这两大思想流派,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智慧的结晶和文化的瑰宝。 01 先秦儒家思想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孔子,他是儒家思想的开创者,由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礼”;仁即“爱人”、“克己复礼”、“己所...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随着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选择视角。世界范围内国家治理的视角主要有“国家视角”“社会视角”和“国家—社会中和视角”。“国家视角”强调,国家在治理活动中是一个具有权威地位的自主组织实体,是国家治理的掌控者。“社会视角”认为,在治理活动的平台上社会中的各类组织形成多元化的参与主体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