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八事变”是指1932年1月28日发生在上海的一次军事冲突,也称为“淞沪抗战”或“第一次上海事变”。这场冲突是在日本侵略东北(即“九一八事变”后)的背景下发生的,日本军队在上海租界附近挑起战事,军队在国民政府的领导下进行了抵抗。 语境分析 在历史学术语境中,“一二八事变”通常指代这一具体的历史,用于研究...
词语一二八事变 拼音yī èr bā shì biàn注音ㄧ ㄦˋㄅㄚ ㄕˋㄅㄧㄢˋ˙ 解释1932年1月28日晚,日本帝国主义借口保护侨民,出动海军陆战队数千人向上海闸北、江湾、吴淞等地进攻。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率部奋起抵抗。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各界人民积极支援前线。中国守军在吴淞地区激战月余...
国语辞典 一二八事变[ yī èr bā shì biàn ] ⒈ 民国二十一年(西元1932)一月二十八日,上海日军乘夜袭击闸北,遭我驻军第十九路军抵抗,日军终不能得逞。后经美、英等国调停,双方于同年五月签订停战协定。是役史称为「一二八事变」。分字组词 一字组词 二字组词 八字组词 事字组词 变字组词一...
词语:一二八事变 拼音: yī èr bā shì biàn 注音: ㄧ ㄦˋㄅㄚㄕㄧˋㄅㄧㄢˋ 词语解释: 1932年1月28日晚,日本帝国主义借口保护侨民,出动海军陆战队数千人向上海闸北、江湾、吴淞等地进攻。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率部奋起抵抗。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各界人民积极支援前线。中国守军在吴...
1932年(公元1932)一月二十八日,上海日军乘夜袭击闸北,遭我驻军第十九路军抵抗,日军终不能得逞。后经美、英等国调停,双方于同年五月签订停战协定。是役史称为「一二八事变」。也称为「淞沪之战」。 「一二八事变」相关图片 「一二八事变」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