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_188498.1:拟南芥;NP_001137013.1:玉米;OEL23965.1:渐尖二型花;XP_002456998.1:高粱;XP_015693434.1:野生稻;YGL3:水稻。完全或部分保守的氨基酸分别是蓝色和粉色标示Fig. 4. Sequence alignment of multiple amino acids from YGL3 and its homologs NP_188498.1: Arabidopsis; NP_001137013.1: Zea mays; OEL23965.1...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水稻黄叶基因YGL3的遗传分析和精细定位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研究生:杜鹏指导教师:**华教授摘要光合作用植物所特有的细胞器是叶绿体,叶绿素是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成分。黄叶突变体不仅可以直接揭示叶绿素的合成和代谢,并且对于阐明叶绿体发育过程,光合作用进行过程及环境信号对叶绿体和其它...
传统的杂交育种手段在提高光能利用方面尚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叶色突变体是研究水稻光能利用的理想材料. 目前, 虽然在水稻中己得到一些黄绿叶突变体, 但大多数研究仅局限于基因的初步定位. 本研究利用水稻栽培品种镇恢249 的黄绿叶突变体y gⅡ 为材料, 通过图位克隆的方法分离y g, I基因, 并进行了功能分析,...
ygl18自三叶期起叶片开始变黄且程度不断加深, 同时伴随着光 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下降, 且结实率,千粒重及有效穗数均显著降低.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 ygl18的叶绿体结构紊乱, 基 质片层疏松, 发育受到抑制, 与叶片出现黄绿色表型一致.遗传分析表明, ygl18突变性状受1对隐性等位核基因控制, 这对 等位基因位于水稻第...
大田常规栽培时,水稻野生型(WT)的产量和黄绿叶突变体(ygl)的产量差异不明显,但在高密度栽培条件下ygl产量更高,其相关生理特征见下表和图。(光饱和点:光合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加时的光照强度;光补偿点:光合过程中吸收的CO2与呼吸过程中释放的CO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 水稻材料 叶绿素(mg/g) 类胡萝卜素(mg/g)...
3.对ygl80与2个正常绿色水稻品系所配制的杂交组合进行遗传分析,结 , , 果表明所有组合Fl代的叶色均表现为正常绿色,F2代正常绿苗和黄绿叶苗的分 土离比例均符合3:1的期望比,表明该黄绿叶突变性状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 4.选取ygl80/浙辐802的F2代作为定位群体,用比较均匀分布于水稻12 ...
Identification and Gene Functional Analysis of Yellow Green Leaf Mutantygl3in Rice XU ZiYi,CHENG Xing,SHEN Qi,ZHAO YaNan,TANG JiaYu,LIU Xi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 2021, (15): 3149 -3157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21.15.001...
层数量明显减少.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黄绿叶突变体由一隐性核基因控制.进一步利用分子标记将ygl10定位在水稻第10染色体约380kb的区段内.对该区段内存在的ORF进行序列分析,发现编码叶绿素A氧化酶(chlorophyll a oxygenase)基因(OsCAO1)的第9个外显子存在5个碱基缺失,从而导致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推测CAO1即为ygl10的...
大田常规栽培时,水稻野生型(WT)的产量和黄绿叶突变体(ygl)的产量差异不明显,但在高密度栽培条件下ygl产量更高,其相关生理特征如下。(图中数据是在高密度种植下测得,光补偿点:光合过程中吸收的CO2与呼吸过程中释放的CO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水稻材料 叶绿素(mg/g) 类胡萝卜素(mg/g) WT...
西农1A与ygl9杂交,所有F1植株均表型正常.F2群体出现明显的双亲性状分离现象,在3156株群体中正常单株2397株,黄绿叶突变单株759株,经卡平方测验,符合3:1分离比(χ2=1.14χ20.05=3.84),表明ygl9黄绿叶突变性状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6突变基因的基因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通过初步定位和精细定位,将YGL9定位于水稻第3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