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Dà Huā Wèi Máo Guǒ 【来源】为卫矛科植物大花卫矛的果实。秋季采收。 【功能主治】治痢疾初起腹痛。 按功效分类: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消导药、驱虫药、止血药、活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熄风药、开窍药、补益药、固涩药...
别名:牛草果、苦芦骨 性味:味辛;甘;性微温。 芭茅果的功效与作用 解表透疹;行气调经。 芭茅果主治 主治小儿疹出不透;胃脘痛;疝气;月经不调。 芭茅果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浸酒。 芭茅果药用部位 为禾本科植物芭茅根茎部叶鞘内的虫瘿。 全年均可采收。
【别名】漆大姑、漆大伯、毛漆、生毛漆、痒树根、毛七公 【来源】为大戟科算盘子属植物毛果算盘子Glochidion eriocarpum Champ.,以根及叶入药。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叶夏秋采集,晒干或鲜用。 【性味】苦、涩,平。 按药性查药:寒性、热性、温性、凉性、平性 按药味查药:甘味、苦味、辛味、酸味、咸...
bamaoguo 巴茅果别名:牛草果 性味:味辛,性温。巴茅果的功效与作用顺气,发表,除瘀。巴茅果选方1、治小儿疹出不透:巴茅果三个。煎水服。 2、治月经不调:巴茅果25~50g。泡酒250g,每次服25g。巴茅果药用部位为禾本科植物五节芒根茎部叶鞘内的虫瘿。
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角翅卫矛Euonymus cornutus Hemsl.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cornutus Hemsl. 采收和储藏:9-10月采收,晒干。 名称角翅卫矛果(Jiǎo Chì Wèi Máo Guǒ) 别名蜘蛛果果实。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化痰止咳。主风寒湿痹;咳嗽痰多 ...
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垂丝卫矛Euonymus oxyphyllus Miq.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oxyphyllus Miq. 采收和储藏:9月后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名称垂丝卫矛果(Chuí Sī Wèi Máo Gu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痢疾初起;腹痛后重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0g。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芭茅根茎部叶鞘内的虫瘿。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scanthus floridulus (Labill.)Warb.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 名称芭茅果(Bā Máo Guǒ) 别名牛草果、苦芦骨。 功能主治解表透疹;行气调经。主小儿疹出不透;胃脘痛;疝气;月经不调 ...
毛果珍珠茅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毛果珍珠茅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除净泥土及茎叶,晒干。别名三面锋、可角草、割鸡刀、三稔草性味味苦;辛;性平胃经解毒消肿;消食和胃。主毒蛇咬伤;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
①治月经不调:巴茅果五钱至一两。泡酒半斤,每次服五钱。 ②治小儿疹出不透:巴茅果三个。煎水服。 ③治小儿疝气:巴茅果三个,茴香根五钱,香附米三个。蒸甜酒服。 巴茅果生境分部 生于山坡或草地。分布广东、广西、贵州、安徽、江苏等地。 巴茅果原始形态 ...
为卫矛科植物大花卫矛的果实。秋季采收。 名称大花卫矛果(Dà Huā Wèi Máo Guǒ) 功能主治治痢疾初起腹痛。 大花卫矛果附方 治痢疾初起腹痛:大花卫矛果实六至七钱,白马骨根、大青根各七至八钱,车前草四至五钱。水煎[方剂汇www.fane8.com],早、晚饭前各服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