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因治疗 在治疗心力衰竭的同时,应初步确定病因。可消除的病因,必需根治或使之减轻。小儿心衰主要病因之一为先天性心脏畸形,尤其是常见的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应于适当时机手术根治,避免发生不可逆性肺动脉高压,失去手术良机,内科治疗只是为手术治疗做准备。目前婴儿严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均可手术纠治,甚至在心力...
简述心肾综合征的诊断分型与治疗 心肾综合征指心脏和肾脏衰竭共存的一组综合症。狭义的心肾综合征指慢性心力衰竭失代偿,并出现进行性肾功能损害,导致心、肾功能衰竭加速,是慢性心力衰竭终末表现。广义的心肾综合征指心脏或肾脏对另一器官的功能损害不能代偿时,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加速心脏和肾脏功能的共同...
心衰有急、慢性心衰之分,同时还可分为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但二者往往同时存在。心衰作为各种类型心脏病的一个并发症,其危险性还是很大的,在积极正规治疗的同时,在饮食上也要多加注意,以促进心衰的好转。心衰患者饮食要注意哪些? 下面是石家庄长城医院心内科专家给心衰患者就饮食方面提出的几点建议: 饮食宜低盐。若...
心力衰竭除了药物性治疗,目前非药物治疗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下面就心力衰竭的非药物治疗——运动疗法做一简单介绍。 20世纪50年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间需6~8周,其处置原则是禁动,采用绝对卧床休息,其理由是患者活动后可致心脏破裂,心功能不全乃至发生猝死。60年代,普遍提倡心衰患者卧床休息,并规定重度心衰患者...
血管扩张剂可改善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增加心搏量,其主要原理是扩张动脉阻力血管及静脉容量血管,减轻心脏的负荷,以减轻后负荷为主。由于心脏的前后负荷减轻,提高心搏量,减少肺充血,改善心肌能量的消耗和心肌的电稳定性,以致减少室性过速性心律紊乱。血管扩张剂可分三类: ...
1、有充血症状者均应予以利尿剂,但必须与ACEI和(或)β受体阻滞剂合用。 2、利尿剂合用既要达到缓解淤血症状又要消除体征的效果,但应注意勿导致低血压、氮质血症与电解质紊乱。 3、测量体重是调整理利尿剂用量的主要依据(每日体重应减轻0.5-1.0kg)。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心衰的主要机制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过度代偿作用。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使血管紧张素II生成减少,从而小动脉扩张,外周阻力下降,后负荷降低;再则醛固酮生成减少,水钠潴留减轻,前负荷降低,心功能得到改善。另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尚有一些非血管紧张素依赖...
在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中,β受体阻滞剂很重要。在应用ACE抑制剂和利尿剂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用于长期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改善临床情况和左室功能,降低死亡率和住院率。 【治疗适应症】 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II、III级,LVEF小于40%)应尽早开始应用β受体阻滞剂,不要等到其他疗法无效时才用,因患者可能在延迟用药...
难治性心衰的治疗必须基于对心衰难治原因的充分认识,对可纠正的心衰病因和诱因进行积极处理,如争取合理的冠状动脉重建、室壁瘤切除、心瓣膜成形或置换等根本纠因性治疗。应预防感染、贫血、风湿活动及栓塞等,如已经发生者应进行彻底治疗或纠正。确属终末期心衰则应力图通过调整抗心衰用药、多管齐下,延长患者寿命以待...
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已经被证实不仅可改善心衰患者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而且能降低病死率,逆转心脏的组织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