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文艺理想面对着商业冲击,坚挺的人艺虽未退步,但却难掩人才流失所造成的演员断档。葛优、宋丹丹、冯远征等一批人艺“角儿”级大腕纷纷投身影视、电视剧行列,以至于一段时间内,人艺不得不大量吸收新面孔,以补充商业冲击下的“贫血”。但即便是这样,人艺依旧有他的坚持,坚持剧目质量,坚持文艺路线,或许正是那句“戏比天...
这部戏让我想到了英国剧作家安东尼•威尔逊的代表作《审查者》,同样是审查者与送审者之间的纠葛,但威尔逊的细节与台词却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只因它对权力与制度的讽刺背后,是人性的复苏和觉醒。当审查者的痛处和弱点被触及时,他们的反应会十分强烈,但这种强势的权力心态在《喜剧的忧伤》里是没有的,而偏执究竟...
剧评:《喜剧的忧伤》忧伤背后孤独的喜感 《喜剧的忧伤》全部16200张票提前十天售罄,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在一个消费优质大叔的泛娱乐时代,看看声明只演一轮的绝版陈道明,值得。 多少年以后,人们面对开放自由的话剧市场,将会想起在爆满的首都剧场看《喜剧的忧伤》的夜晚。有18个这样的夜晚,成为绝版,烙刻在记忆...
连日来,正在首都剧场上演的《喜剧的忧伤》,因为有了陈道明和何冰的成功演绎,票房刷新了北京人艺60年的历史纪录。透过这光鲜艳丽的票房成绩,我们还该从中看到些什么?如果没有明星,舞台就剩忧伤?如果没有明星,那么再好的剧本是不是也没有机会被大家认可?除了陈道明,之前国内一线男星有葛优登上话剧舞台,并一举获得话剧...
京华时报7月23日报道前晚,由陈道明、何冰演出的话剧《喜剧的忧伤》在首都剧场拉开了首演的大幕。演出开始前,北京人艺的票房内挤满了拿着钱买不到票的观众,剧场的大厅前摆放着台湾粉丝团送来的花篮。观众席内坐着宋丹丹、蒋雯丽、梁冠华、阎维文、朱旭、蓝天野、苏民等人,这样的场面让观众对于陈道明30年后重新回归舞台...
曲终人散之后,人会更加落寞;一部喜剧看完,通常乐极生悲。优秀的喜剧需要创造者洞悉人性或事物的本质,而喜剧的内核往往带有阴暗的悲剧色彩。电影里的小丑本该是欢乐的角色,但我们常常看到小丑的忧伤,像《伤心小号曲》里狂暴的悲伤小丑,《小丑漫游记》里一辈子都在漂泊的孤独小丑,或者《黑暗骑士崛起》里,每次提到嘴...
7月,北京人艺在首都剧场演出根据日本电影《笑的大学》改编的话剧《喜剧的忧伤》(改编者、导演:徐昂),由于30年未上舞台的著名影视演员陈道明的无偿加盟,《喜剧的忧伤》格外吸引观众,一票难求,让这夏日有如“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之盛”。《喜剧的忧伤》将剧情放到抗战时期的“陪都”重庆,一个小剧团编剧为了获得...
7月21日晚,陈道明、何冰主演的话剧《喜剧的忧伤》在北京首演。舞台上下热闹一片,台上的演员精彩飙戏,火花四溅,台下的观众满堂喝彩,尽情沸腾。由于该戏是陈道明阔别舞台三十年后的回归之作,早在开演前十天,票便全数售出。首演当晚,各路明星也前来捧场,宋丹丹、蒋雯
鲁迅先生曾这样定义:“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是将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而何冰不温不火、张弛有度的纯熟表演,则绝不输于陈道明演技,在台词的拿捏和节奏的控制上,甚至更胜一筹。
7月11日,离首演还有10天时间的时候,全部18场演出票一张不剩,全部卖光,话剧《喜剧的忧伤》创下了近20年来北京话剧票房的一个奇迹。 ●现象 转让票一贴10分钟成交 “求转让票”、“跪求《喜剧的忧伤》票一张,无论座位”……在百度搜索“《喜剧的忧伤》票价”,最先“跳”出来的并非票务网站,而是各类求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