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ilingtang ) 胃苓汤《丹溪心法》 主治:治脾虚湿胜,致成黄疽,或大便泄泻,小便清涩,不烦不渴。 处方:甘草茯苓苍术陈皮白术官桂泽泻猪苓厚朴 制备方法:上药锉碎。 用法用量:每服15克,加生姜5片,大枣2枚,水煎服。 “胃苓汤”相关论述 胃苓汤《冯氏锦囊秘录》 ...
The Prescription of Weiling Tang Ingredients Cang Zhu 24 g, Chen Pi 15 g, Hou Po 15 g, Zhi Gan Cao 9 g, Ze Xie 7.5 g, Zhu Ling 4.5 g, Chi Fu Ling 4.5 g, Bai Zhu 4.5 g, Rou Gui 3 g. Explanation Hou Po, Chen Pi, Cang Zhu and Gan Cao: Drying dampness and harmonizing ...
方中药物性偏温燥,且利水力强,易耗伤阴血,血虚阴虚者慎用。 胃苓汤附方 除湿胃苓汤(《医宗金鉴》),即本方加滑石、防风、木通、山栀构成;功能清热燥湿,和中理气;适用于缠腰火丹中湿热者。 胃苓汤方源 《丹溪心法》 加减胃苓汤 健脾除湿,祛寒止痒。
( huopuweilingtang ) 别名:藿朴夏苓汤 藿朴胃苓汤《医原》 主治:启上闸,开支河,导湿下行。宣化畅中,芳香化湿。主湿气内蕴,氤氲浊腻,证见面色混浊如油腻,口气浊腻不知味,或生甜水,舌苔白腻;膜原邪重则舌苔满布,厚如积粉,板贴不松,脉息模糊不清,或沉细似伏,断续不匀,神多沉困、嗜睡。
《丹溪心法》:胃苓汤 【处方】甘草 茯苓 苍术 陈皮 白术 官桂 泽泻 猪苓 厚朴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治脾虚湿胜,致成黄疽,或大便泄泻,小便清涩,不烦不渴。 方剂类型:解表剂、清热剂、泻下剂、祛风湿剂、祛湿利水剂、温里剂、理气剂、消导剂、驱虫剂、止血剂、活血剂、化痰止咳平喘剂、安神剂、...
白术 6克 半夏 9克 陈皮 9克 泽泻 9克 猪苓 9克 茯苓 9克 栀子 9克 黄芩 15克 甘草 6克 加减胃苓汤的功效与作用 健脾除湿,祛寒止痒。 加减胃苓汤主治 全身渗出性或浮肿性皮损属脾胃寒湿者。症见畏冷,口干不欲饮,迁延难愈,腹胀便稀,舌淡、苔白,脉濡或滑而少力。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枣2枚,水煎,温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 相关方剂▲ 返回目录 《片玉痘疹》卷十二:加减胃苓汤 【处方】猪苓、泽泻、白术、赤茯苓、官桂、五加皮、厚朴、陈皮、甘草、桑白皮、防风、藁本、羌活、人参。 【功能主治】痘疮收靥已后,犯有风寒雨湿洗浴,以致四肢头面浮肿者。
👉拖动logo到书签栏,收藏后可快速打开👈 动图工具 在线录屏 多图合成GIF 视频转GIF GIF拼图 GIF编辑 GIF缩放 GIF裁剪 GIF压缩 智能抠图 手机制作GIF GIF高级定制 搜索 个人VIP买1送10 动图工具特权 全站工具228+功能 高速通道 VIP制作下载专属通道
饯唐永昌赴任东郡自尚书郎为令作者:李適適【唐】闻道飞凫向洛阳,翩翩矫翮度文昌。因声寄意三花树,少室岩前几过香。 更多:https://www.bmcx.com/ 第七十一卷(出处:全唐诗:卷70_17)推荐工具 在线翻译 英汉词典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简繁互转 成语大全 汉字拼音转换 文字竖排 字典 五笔编码查询 诗词大全 ...
( wudouweilingtang ) 乌豆威灵汤《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 主治: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治寒邪袭于经络,肢体关节疼痛较剧,得热痛减,遇寒痛增,痛有定处,关节屉伸不利,触之不热,苔白,脉弦紧。 处方:川乌6克草乌6克白芍15克甘草6克黑豆90克红花3克黄耆12克威灵仙9克麻黄3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