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er in salt”电解质指的是浓度为 21 M(mol/kg)的 LiTFSI (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 水溶液,即溶质 LiTFSI 和溶剂水的质量比/体积比都远大于1,从而得名 water-in-salt(盐包水)。“water in salt”电解液除了带给水系电池更好的电化学性能之外,其背后还存在一系列不同于有机体系的界面化学或离子传导...
首次提出了Na+导通SEI膜的钠基“Water-in-Salt”电解质,构筑了Na0.66[Mn0.66Ti0.34]O2/NaTi2(PO4)3钠离子电池,扩大了电化学窗口达到2.5V。分子尺度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和拉曼光谱揭示了由于钠基“Water-in-Salt”电解质产生强烈的阴阳离子相互作用,从而引起了显著的离子团聚和紧密的阴阳离子接触。这一因素,提高了...
金属锡负极在“water-in-salt”电解液的性能研究武汉大学 | 欧阳家星 在二次电池领域,金属锡(Sn)被人们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然而,在有关把锡负极应用在二次电池的工作中,绝大数工作所用的电解液都是有机电解液,而把金属锡负极应用在水系电解液的工作却十分稀少,而且与有机电解液相比,...
该文章以索鎏敏为第一作者报道了一种宽电化学窗口钠基“Water-in-Salt”电解质,其具有同锂基“Water-in-Salt”电解质中(索鎏敏et. al. Science, 2015)相同的动力学保护效应。此外,第一次提出了基于NaCF3SO3(NaOTF)的钠基“Water-in-Salt”电解质,可以在NaTi2(PO4)3负极表面上形成Na+导电固体电解质中间...
Water-in-salt电解液的提出将水溶液的电化学窗口拓宽到3.0 V以上,为实现新型高电压水系锂离子电池提供了有利前提保证。本综述意在介绍Water-in-salt电解液及其相关衍生体系以及其在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以及混合离子电池中的相关应用拓展。与此同时,对该新体系中所引出的新的基础科学问题,包括水系固态电解质界面SEI...
作者通过扩展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一系列WiS电解质(摩尔浓度均为15 m)。通过分析结构因子,发现NF基体系易形成大尺度区域,其中极性基团和水分子与NF-的高度疏水氟化链分离;基于其他阴离子的体系均具有“water in salt”电解液的典型结构特征。通过计算表...
•Water in Salt(WIS)的原理基于高浓度盐水溶液的特殊性质,通过优化电池结构和材料,实现了在低温环境下高效储存能量的技术。 •WIS能够应对极寒环境,同时具备较高的能量密度和长寿命,为能源储存领域带来新的解决方案。然而,其在实际应用中仍需克服诸多挑战。 以上就是Water in Salt原理的相关解析,希望能对读者有...
为了实现宽电位水系电解液,超高盐浓度Water-in-salt电解液被提出,通过提高盐浓度实现溶剂-离子相互作用调制降低水的电化学活性和实现SEI离子导体钝化膜,成功将水系电解液电化学窗口拓宽至3V及以上(Science 350,6263,2015,JACS 139,51,2017)。但是与此同时,伴随着电解液盐浓度的不断提升,电解液粘度急速上升,电导率...
水系waterinsalt电解液基础科学问题汇报人:日期:水系电解液概述水系电解液的基础科学问题水系电解液的应用领域水系电解液的研究现状与挑战水系电解液的实验设计与研究方法水系电解液的应用前景与展望目录水系电解液概述01水系电解液是一种以水为溶剂的电解液,通常用于电池、燃料电池和其他电化学设备的电解质。定义水系电解...
内容提示: water-in-salt型电解液在电化学储能器件中的应用 郭雨菲\张晓虎2,张卫珂 \孙现 众2,张熊2 (1.太原理工 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西太原0 30024;2.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北京1 00190) 摘要:水系电解液由于其安全性高, 成本低的优点在电解液市场上具 有一 定优势, 但其受到水的分解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