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AG(Multichassis Link Aggregation Group)即跨设备链路聚合组,是一种实现跨设备链路聚合的机制,将一台设备与另外两台设备进行跨设备链路聚合,从而把链路可靠性从单板级提高到了设备级,组成双活系统。 M-LAG的好处: 负载分担:M-LAG双活系统在接入设备双归接入场景下,接入设备通过Eth-Trunk的方式接入到M-LAG设备...
M-LAG:跨设备链路聚合组 通过M-LAG跨设备链路聚合的机制,能够实现多台设备间的链路聚合,从而把链路可靠性提高到了设备级,组成双活系统。 流量正常转发模型 1.服务器侧上行的流量,基于流负载分担到两台M-LAG设备上。 2.流量转发到M-LAG的成员设备上,不管是上行还是下行,都是本地优先转发。 3.广播流量会经过pee...
VRRP是互为备份啊,M-LAG双主 M-LAG双活和VRRP在实现客户端网关功能时,虽然都提供了高可用性和容错性,但它们在应用场景和本质实现上存在显著的区别。 一、应用场景 M-LAG双活: 适用场景:M-LAG双活技术通常应用于需要高带宽、高可靠性和低延迟的网络环境中,如数据中心、大型企业网络等。它允许两台或多台交换机通...
当前设备不支持配置M-LAG场景VRRP/VRRP6双活网关。 处理步骤 采用相同IP/MAC方式配置M-LAG双活网关,具体配置步骤如下: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进入VLANIF接口或者VBDIF接口视图。 进入VLANIF接口 interfacevlanifvlan-id 进入VBDIF接口视图 interfacevbdifbd-id ...
MAD(Multi-Active Detection,多活动检测)是M-LAG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特性,它用于防止M-LAG分裂后形成双主状态。当peer-link链路故障时,如果没有适当的保护措施,两个M-LAG成员设备可能会同时尝试转发流量,这会导致网络环路和其他问题。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M-LAG提供了MAD机制,在M-LAG分裂时会自动关闭非保留接口上...
3、M-LAG(Multichassis Link Aggregation Group):跨设备链路聚合组。 4、去堆叠技术。 1、VRRP:虚拟路由冗余协议 虚拟路由冗余协议VRRP(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通过把几台路由设备联合组成一台虚拟的路由设备,将虚拟路由设备的IP地址作为用户的默认网关实现与外部网络通信。当网关设备发生故障时,VRRP机制能够...
三者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实现方式和应用场景上。VRRP主要应用于路由冗余场景,通过虚拟化技术实现多台设备的协同工作;堆叠技术则侧重于通过物理连接实现多台设备的统一管理和控制;而M-LAG则适用于需要跨设备实现链路聚合的场景,通过聚合多条物理链路,提供更高的带宽和可靠性。总的来说,VRRP、堆叠和M-LAG...
三、M-LAG技术: 定义:即跨设备链路聚合组,是一种实现跨设备链路聚合的机制,能够实现多台设备间的链路聚合,从而把链路可靠性提高到了设备级,组成双活系统。 流量正常转发模型: 1.服务器侧上行的流量,基于流负载分担到两台M-LAG设备上; 2.流量转发到M-LAG的成员设备上,不管是上行还是下行,都是本地优先转发; ...
为将M-LAG系统两台设备模拟成同一台设备与对端数据中心的M-LAG系统进行VRRP协商,需要注意: 同一数据中心中,在创建VRRP时配置相同的接口IP和虚拟MAC,但主备数据中心的接口IP和虚拟MAC不能相同。 配置的虚拟MAC和VRRP的虚拟MAC地址不能相同,VRRP的虚拟MAC地址由VRID决定,如SwitchE和SwitchF组成的虚拟路由器的VRID...
通过M-LAG跨设备链路聚合的机制,能够实现多台设备间的链路聚合,从而把链路可靠性提高到了设备级,组成双活系统。 流量正常转发模型 1.服务器侧上行的流量,基于流负载分担到两台M-LAG设备上。 2.流量转发到M-LAG的成员设备上,不管是上行还是下行,都是本地优先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