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1.0:USB 规范于 1995 年第一次发布,由 Inter、IBM、Microsoft 等公司组成的 USBIF(USB Implement Forum)组织提出。USB-IF 于 1996 年正式发布 USB1.0,理论速度为 1.5Mbps。 1998 年 USBIF 在 USB1.0 的基础上提出了 USB1.1 规范。 USB2.0:USB2.0 依旧由 Inter、IBM、Microsoft 等公司提出并发布,USB2.0 ...
USB协议基本知识[通俗易懂]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 USB 基本知识USB的重要关键概念: 1、端点:位于USB设备或主机上的一个数据缓冲区,用来存放和发送USB的各种数据,每一个端点都有惟一的确定地址,有不同的传输特性(如输入端点、输出端点、配置端点、批量传输端点) 2、帧:时间概念,在USB中,一...
1.2 USB设备供电方式: USB设备有两种供电方式 自供电设备:设备从外部电源获取工作电压 总线供电设备:设备从VBUS(5v) 取电 对总线供电设备,区分低功耗和高功耗USB设备 低功耗总线供电设备:最大功耗不超过100mA 高功耗总线供电设备: 枚举时最大功耗不超过100mA,枚举完成配置结束后功耗不超过500mA 设备在枚举过程中,...
USB PD(USB Power Delivery,功率传输协议),是基于USB3.2 Gen2后提出的功率传输概念,可以将充电能力扩大为10倍:最高可达100瓦。 USB3.2推出时,USB-IF公布了新的命名规范,将USB3.0改名为USB3.2 Gen1,USB3.1改名为USB3.2 Gen2,而将能够使用两个USB Type-C Rx/Tx针脚的USB3.2改名为USB3.2 Gen2×2。 USB3.2协...
USB PD协议从早期的5V 500mA发展到目前的PD3.2版本,每一代的改进都带来了更高的电压和电流支持。 * PD1.0: 基础电压和电流支持。 * PD2.0: 增加了多种电压和电流支持,支持电池信息共享。 * PD3.0: 增加了可编程电源功能(PPS),支持更高的电池充电效率。
一、USB 通信协议简介 USB 通信协议是一种用于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标准协议。它具有高速、通用、即插即用等特点,使得我们可以方便地连接各种设备,如鼠标、键盘、打印机、存储设备等。USB 协议的出现极大地简化了设备连接的复杂性,提高了设备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二、USB 通信的基本原理 USB 通信...
(二)USB3.0 GND-Drain 一般用于屏蔽层连接,它通常需要与地(GND)相连,以保证屏蔽效果,防止电磁干扰 可见USB3.0相比USB2.0多出5条特殊引脚,用于实现全双工超速差分信号传输,USB2.0使用D+和D-实现半双工通信,而USB3.0新增差分信号发射对和差分信号接收对来实现全双工通信,目前许多支持USB3.0协议的接口同时还留...
USB应用非常广泛,很多嵌入式设备也具有USB通信能力,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USB通信协议主要内容,新手都能看明白(当然,最好还是有一定通信协议基础才行)。 1、基本概念 一个【传输】(控制、批量、中断、等时):由多个【事务】组成; 一个【事务】(IN、OUT、SETUP):由一多个【Packet】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