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酷睿Ultra 200S系列在超频上还做了不少改进工作,首先是16.67MHz核心时钟频率颗粒度,更细的颗粒度可以帮助玩家挤出每一丝的性能;其次是双重基础的时钟频率,SoC和计算模块将有独立运行的BLCK,玩家能够进行更细致的频率调整;同时这一代还加入了DLVR设计,每个核心都有相应的自己的电压控制,允许对每个性能核心和效率...
快速方便地提升酷睿Ultra 200S的新能●对于发烧级玩家,也可以通过XTE工具或者在BIOS中手动超频,毕竟酷睿Ultra 200S K系列都开放了16.6MHz步进超频、Ring环状总线/Die to Die/缓存的超频,可玩性也是非常高的
说到内存频率,如今高频内存已经遍地开花,一方面得益于SK海力士优秀颗粒,另一方面也得益于酷睿Ultra 200S系列的游戏良好支持。在13/14代酷睿平台上,DDR5-7000都是很不容易达成的,但是到了酷睿Ultra 200S平台上,DDR5-8400已经是基本操作。尤其是加入了对CUDIMM的支持之后,空冷上10GHz也不是梦,而高频内存对于提...
首先是Performance Test,这是一款能够充满测试CPU综合性能的一款软件,在该软件测试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酷睿Ultra 200S处理器具有比较大的领先幅度,其中酷睿ultra 9 285K拥有23%的性能领先,而酷睿Ultra 5 245K则领先10%。在wPrime的测试中,由于软件对于酷睿Ultra 200S处理器的优化很不到位,因此这两款处理...
并且酷睿 Ultra 200S 由于采用了 chiplets 分离式模块化设计,不同的模块之间有一个 D2D 通道,并且 SoC 模块内置了新一代非核心 NGU (NextGeneration Uncore),以及 SAF (System Agent Fabric),它们对于提升内存频率也是相当有帮助的。其中 SAF 可以理解为一个调度指挥中心,用于不同模块间的互联互通,提高信息...
代号Arrow Lake-S的酷睿Ultra 200S采用了全新的制造工艺、改进了微架构并更新了接口与主板芯片,算得上是一次大规模的平台升级,而NPU的引入,也让它成为了Intel首款针对台式机的AI处理器,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能效大幅升级,使用体验革命性进化 对Arrow Lakes-S的技术解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我们之前的文章,这里...
酷睿Ultra 200S系列也是多个模块组成的分离式架构,包括计算模块(CPU和缓存)、GPU模块、SoC模块、IO模块四大部分。它们统一通过先进的Foveros 3D封装技术,整合在基础模块(基底)之上,进而整体封装,接口为新的LGA1851。制造工艺方面,原本计划首发Intel 20A,首次引入RibbonFET全环绕晶体管、PowerVia背部供电,但按照Intel...
由于酷睿 Ultra 200S 系列处理器升级针脚设计,从 LGA1700 变为 LGA1851,装机平台需搭配全新 800 系列芯片组主板,因此本次评测采用的是技嘉超级雕Z890 AORUS MASTER主板。技嘉超级雕Z890 AORUS MASTER这块主板采用了18+1+2相供电,供电全覆盖散热,强化热管散热,并且M.2还带有散热装甲以及快拆设计,内存频率...
先说内存延迟增加,主要是因为酷睿Ultra 200S处理器所使用的Arrow Lake架构从单芯片设计变成多芯片设计,最关键的是内存控制器不在计算模块中,所以CPU要访问内存时要先于SOC模块通信,而之前内存控制器都是直接串联在环形总线上,所以延迟会更低。不过想要突破80ns的延迟其实很简单。就拿我这次使用的金士顿CUDIMM内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