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B通常是非结合胆红素,主要是由红细胞破坏而产生的。 非结合胆红素与结合胆红素组成总胆红素,而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就属于非结合胆红素,主要是由红细胞破坏而造成的。正常情况下,非结合胆红素的数值应该小于11.1微摩/升,如果患者的检查结果高于正常值,则通常提示患者的身体存在异常。多种原因都可能会导致非结合胆...
UCB是未结合胆红素,而CB是结合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是反映肝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下面是详细的解释:未结合胆红素也被称为间接胆红素。它是由血液中尚未与血清蛋白结合的游离血红蛋白在单核吞噬细胞中分解转化而来。在肝功能检测中,UCB水平的升高可能表明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转化或排泄存在障碍。
解析 参考值:结合胆红素(CB)0~6.8μmol/L; 非结合胆红素(UCB) 1.7~10.2μmol/L 临床意义:鉴别黄疸类型,如CB/STB<20%提示溶血性黄疸,20%-50%之间为肝细胞性黄疸,比值>50%为胆汁淤积性黄疸。某些肝胆疾病的早期, 30%-50%患者表现为CB增加,而STB正常。
TB:血清总胆红素;CB:结合胆红素;UCB:非结合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TBiL),分为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所以总胆红素偏高的情况也分为三种:直接胆红素和总胆红素偏高、间接胆红素和总胆红素偏高、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总胆红素偏高。结合胆红素溶于水,与偶氮试剂呈直接反应,能通过肾随尿排出体外。肝脏...
胆红素包括血清总胆红素(STB)、结合胆红素(CB)、非结合胆红素(UCB),根据这三者的水平可以判断有无黄疸,并帮助鉴别黄疸的病因和类型。 解读胆红素结果,需要了解黄疸的三种病因和类型: 溶血性黄疸,常见于溶血性疾病:如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镰状细胞病和红细胞酶缺乏、溶血尿毒综合征、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自身免疫...
1非结合胆红素(UCB)分子中含有羟基,被氧化后(生成羧基)与钙离子结合形成胆红素钙的反应就是一个沉淀生成的离子反应,从动态平衡的角度分析,下列能预防胆红素钙结石的方法是( ) A. 大量食用纯碱可使钙离子沉淀完全,防止胆红素钙结石生成 B. 不食用含钙的食品 C. 适量服用维生素E、维生素C等抗氧化自由基可预防胆红素...
产品名称:小鼠非结合胆红素(UCB)ELISA试剂盒 加入指标,再与HRP标记的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COMT)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 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指标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
临床测定血液中胆红素的浓度,有助于肝胆疾病和血液疾病诊断。测定血液中的“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的浓度,就得知“间接胆红素”的浓度。 项目名称:间接胆红素(UCB) 项目名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检查目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指标偏高 原因
关于胆红素描述正确的是: A. 非结合胆红素(UCB)不溶于水,尿液中不出现UCB B. 为水溶性,可从尿中排出 C. 尿液中可出现UCB D. 由红细胞破坏生成的胆红素占总胆红素的80%~85% E. 结合胆红素经胆管排入肠道后形成尿胆原,大部分从粪便排出 相关知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