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uBoot中,setenv函数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函数,它用于设置环境变量。环境变量可以在系统启动过程中提供一些参数,例如设备的IP地址、MAC地址等。setenv函数的作用就是将这些参数设置到uBoot的环境变量中,以供后续的操作使用。 setenv函数的语法如下: ``` setenv <variable> <value> ``` 其中,<variable>是要设置的...
一、选择对应的网卡,eth1,设置网络参数, ast# setenv ethact eth1 ast# setenv ipaddr 192.168.5.8 ast# setenv gatewayip 192.168.255.255 ast# setenv netmask 255.255.0.0 ast# setenv serverip 192.168.1.48 ast# saveenv ast# ping 192.168.1.48 二、测试Phy的连通性: ast#mii mii - MII utility c...
env_embedded.c---env和uboot存储于同一块区。 env_nand.c---env存储在nandflash中。 env_dataflash.c --env存储在dataflash中。 env_eeprom.c --env存储在eeprom中。 env_flash.c --env存储在norflash中。 env_ptr指向环境参数区,系统启动时默认的环境参数default_environment[],定义于common/env_common...
setenv命令的作用是用来设置U-Boot的环境变量。环境变量在U-Boot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用来配置系统的各种参数,比如引导内核的参数、设备树文件等。当系统启动时,U-Boot会读取环境变量来进行相应的配置。 在Linux系统中,我们可以通过在U-Boot命令行中输入setenv命令来设置环境变量。比如,我们可以设置bootargs...
setenv"命令""值1 值2 值3"或者 setenv"命令"值 比如我们要将环境变量 bootdelay 该为 5,就可以使用如下所示命令: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setenv bootdelay5saveenv 当我们使用命令 saveenv 保存修改后的环境变量的话会有保存过程提示信息,根据提示可以看出环境变量保存到了 MMC...
–使用*print*命令可以打印出当前开发板的环境变量。–setenv envname value设置环境变量的值(设置后记得save保存 (1)新建一个环境变量,使用set var value (2)更改一个环境变量,使用set var value (3)删除一个环境变量,使用set var 代码语言:javascript ...
setenv:设置环境变量,格式:setenv name value ...,表示将name 变量设置成value 值;如果没有这个参数,表示删除该变量。 saveenv:保存环境变量到NAND中。 sleep:延迟执行,格式:sleep N,可以延迟N秒钟执行。 run:执行环境变量中的命令,格式:run var,可以跟几个环境变量名。
set bootcmd 'mmc read 0 40000000 421 1;md.b 40000000' 格式:setenv ‘ 需要执行的命令’ Save //保存设置 复制代码 2.12 执行二进制文件-->bootm命令 bootm命令是用来引导经过U-Boot的工具mkimage打包后的kernel image的。 查看帮助: TINY4412 # ? bootm ...
2. 在U-Boot命令行中,使用`printenv`命令查看当前的环境变量配置。找到`bootdelay`变量,该变量用于设置延迟时间。 3. 使用`setenv`命令设置延迟时间。例如,要将延迟时间设置为5秒,可以输入以下命令: “` setenv bootdelay 5 “` 4. 使用`saveenv`命令保存环境变量配置。这样,在下一次重启时,延迟时间就会生效...
setenv bootargs ‘initrd=0x32000000,0xa00000 root=/dev/ram0 console=ttySAC0 mem=64M init=/linuxrc’ 2). 假设文件系统是ramdisk,且在flash中,bootargs的设置应该如下: setenv bootargs ‘mem=32M console=ttyS0,115200 root=/dev/ram rw init=/linuxr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