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oot:uboot必须从Flash起始地址开始存放(也许是扇区0,也许是扇区1,也许是其他,这个主要取决于SoC的启动设计),uboot分区的大小必须保证uboot肯定能放下,一般设计为512KB或者是1MB(因为一般的uboot肯定不足512KB,给再大其实也可以工作,但是浪费); 环境变量:环境变量分区一般紧贴着uboot来存放,大小为32KB或者更多一点。
uboot的分区列表配置位于include/configs/rk3568_common.h文件中,我们可以通过修改该文件来修改分区列表。具体步骤如下: 3.1 打开rk3568_common.h文件 首先,我们需要找到rk3568_common.h文件所在的位置,并用文本编辑器打开它。 3.2 修改分区列表 在rk3568_common.h文件中,可以找到一个名为CONFIG_PARTITION_UUIDS的...
在linux源码中分 在board_am335xevm.c中static struct mtd_partition am335x_spi_partitions
步骤三:导入之前只做的uboot,kerner,rootfs和userdata Userdata实际上下面有很多,选择自己合适的即可。 导入xml路径,如下图: 然后自己选择userdata的镜像,笔者是7寸的1024x600的屏幕,如下图: 开始烧写: 步骤四:网口烧写需要用到串口 发现,烧写的时...
你只能通过NandFlash控制器访问NandFlash,即是只要知道Nand控制器的寄存器地址即可。NandFlash 不是一个RamLike的器件。Uboot放入nand中,在nand的0地址开始存放,移植时候需要注意页对齐,这样Uboot才可以可以通过StepingStone引导。
配置板子的IP地址为200,随后在HiTool中导入之前制作的uboot、kernel、rootfs和userdata文件。其中,userdata的选择应根据实际需求,例如选择适合7寸1024x600屏幕的镜像。开始烧写时,务必确保网口和串口同时连接,串口可能需要从虚拟机Ubuntu上切换到PC,以便于独立测试。烧写完成后,需要断电重启设备。烧写成功后...
简介:Hi3516开发笔记(四):Hi3516虚拟机编译uboot、kernel、roofts和userdata以及分区表 前言 海思编译需要依赖一些海思的sdk,如海思的文件系统,BSP等,所以先要弄清楚文件系统的编译,海思的sdk都在里面,本篇主要是详细讲解海思uboot、kernel、roofts和userdata以及分区表的创建。
海思编译需要依赖一些海思的sdk,如海思的文件系统,BSP等,所以先要弄清楚文件系统的编译,海思的sdk都在里面,本篇主要是详细讲解海思uboot、kernel、roofts和userdata以及分区表的创建。 海思SDK 找到开发资料中的海思SDK,如下图: ...
海思编译需要依赖一些海思的sdk,如海思的文件系统,BSP等,所以先要弄清楚文件系统的编译,海思的sdk都在里面,本篇主要是详细讲解海思uboot、kernel、roofts和userdata以及分区表的创建。 海思SDK 找到开发资料中的海思SDK,如下图: 将其拷贝到虚拟机ubuntu的work/src中,如下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