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ART(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SPI(串行外设接口)和I²C(Inter-Integrated Circuit,芯片间总线)是三种常见的串行通信协议,它们在硬件连接、总线速度、总线拓扑、传输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它们的主要区别: 一、硬件连接 协议连接线数线定义 UART 2根 TX(发送线)、RX(接收线) SPI 3根或4根 SCK(时钟线)...
wudanyu:I2C线更少,我觉得比UART、SPI更为强大,但是技术上也更加麻烦些,因为I2C需要有双向IO的支持,而且使用上拉电阻,我觉得抗干扰能力较弱,一般用于同一板卡上芯片之间的通信,较少用于远距离通信。SPI实现要简单一些,UART需要固定的波特率,就是说两位数据的间隔要相等,而SPI则无所谓,因为它是有时钟的协议。 quick...
总体来说,SPI更适合需要高速的数据交互和实时控制的场景;而UART更适合简单的远距离串行通信。 SPI偏向大数据流,UART可以长距离的控制。 假如是自己的封装的一个SPI的收发协议呢? 用结构体封装一个这样的东西,别问是啥?就这样 发送 接收 所以大概要实现的功能 在应用层的时候,这样使用 以上这些函数就可以实现,两个...
此外,与UART是一种地位对等(equal partner)的传输,(即数据的接收方同样可以是发送方)不同的是,SPI是一种主从式(master&slave)的传输,传输中必须有一台设备是主设备,另一台是从设备,从设备可以有多台,但必须只有主设备的片选信号(slave select)选中的从设备才能与之通信。 SPI传输示意图 其中,几个传输线的具体...
UART代表通用异步接收器/发送器也称为串口通讯,它不像SPI和I2C这样的通信协议,而是微控制器中的物理电路或独立的IC。 UART的主要目的是发送和接收串行数据,其最好的优点是它仅使用两条线在设备之间传输数据。UART的原理很容易理解,但是如果您还没有阅读SPI 通讯协议,那可能是一个不错的起点。
UART、SPI、IIC是常见的数据传输标准,它们各自有独特的特性和应用场景。首先,UART,即通用异步收发器,常用于设备调试,需要至少三根线:RX(接收)、TX(发送)和GND。它的通信方式是全双工,但若PC与单片机通信,还需电平转换芯片。数据传输通常以5、6、7、8位帧结构进行,且有起始、停止位和可能的...
UART和SPI的主要区别 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 Transmitter)和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串行通信接口,它们在多个方面有所区别: 1. **通信方式**: - UART是一种异步通信接口,数据传输是以字符为单位,没有时钟信号同步,通过起始位、数据位、停止位等来进行字符的传输。
SPI是一种高速同步串行接口,采用3至4线制设计,其中3根线分别用于数据输入、数据输出和时钟信号。这种接口的收发操作是独立进行的,允许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同时进行读写操作。UART(通用异步收发器)则是一种用于实现计算机与串行设备之间通信的芯片。它支持按照标准波特率进行双向通讯,尽管速度较慢,但因其...
UART/I2C/SPI/1-wire四大通信接口的神解释,1、裘千丈轻功水上漂之UART射雕英雄传中的裘千丈说,UART就是我的轻功水上漂过河。想从河上过(通信),提前布暗桩,行走时步伐按桩距固定(波特率提前确定),步幅太大或太小都会落水。为了不被二弟裘千仞识破,可以安排侍卫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