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 Type-C的插座中有两个CC脚,以下的角色检测,都是通过CC脚进行的,但是对于插头、或者线缆正常只有一个CC引脚,两个端口连接在一起之后,只存在一个CC引脚连接,通过检测哪一个CC有连接,就可以判断连接的方向。如果USB线缆中有需供电的器件,其中一个CC引脚将作为VCONN供电。CC引脚有如下作用:a)检测USB Ty...
支持iic,CC, USB升级方式,内置mos,LDO,最大可支持20V5A,外围更精简,成本更有优势。采用QFN48 5...
1. CC 引脚上的输入电流检测: 用于不支持 PD(那些低于 15W的应用)的 USB Type-C ,USB Type-C 供电端可以提示通告提供三个电流级别:默认、1.5A 和 3A。其中“默认”意味着向后兼容旧 款USB 源(100mA 至 1.5A)。接收端检测供电端的 CC 引脚通告以确定可以汲取多少电流,这一点非常重要。符合USB ...
CC1 和 CC2(配置通道): Configuration Channel,用于在连接两台设备时协商通信协议、电流和电压等信息。CC引脚的工作方式会随着插入方向的不同而变化。 SBU1 和 SBU2(辅助通道): Sideband Use,用于支持一些辅助功能,例如支持DisplayPort Alternate Mode(DP Alt Mode)时,SBU线可以传输DisplayPort信号。
(2)Source检测到CC端有Sink上拉电阻,则Source状态变化为Unattached.SRC --> AttachWait.SRC--> Attached.SRC; Source打开VBUS和VCONN。 (3)当DRP切换到Unattached.SNK,并检测到CC引脚有上拉时,则DRP状态变化为Unattached.SNK -->AttachWait.SNK --> Attached.SNK ...
USB PD是在CC pin上传输,PD有个VDM (Vendordefined message)功能,定义了装置端ID,读到支持DP或PCIe的装置,DFP就进入替代(alternate)模式。如果DFP认到device为DP,便切换MUX/Configuration Switch,让Type-C USB3.1信号脚改为传输DP信号。AUX辅助由Type-C的SBU1,SUB2来传。HPD是检测脚,和CC差不多,所以共用。而...
l 所有全功能的Type-C电缆都应该封装有E-Marker:封装有E-Marker芯片的USB Type-C有源电缆,DFP和UFP利用PD协议可以读取该电缆的属性:电源传输能力,数据传输能力,ID等信息;但USB2.0 Type-C电缆可以不封装E-Marker。 l 所有的DFP设备需要CC逻辑检测与控制芯片:DFP需要检测到CC管脚上有某个电压时,判断UFP设备已插...
工作电压根据特定脚位(CC PIN)侦测并决定供电模式,如下表所示,最高供电电压为 20V,最高供电电流为 5A。USB-IF的最新数据和功率规格迫使我们必须大幅提升USB-C的传输能力,特别是在USB 功率输送 (USB PD)、USB 3.1第2代和近期敲定的USB 3.2高速数据规格中:USB PD利用所有四个电源和接地对,充分发挥了...
手机自带的随机Type-C数据线只有11个针脚,却支持15W超级快充。而自己购买的数据线虽然有16个针脚,线缆却比手机自带的数据线细,而且不支持超级快充。经查阅资料得知,A5、B5对应的CC脚是两个关键的针脚,其作用很多,如判断主从设备、通讯协商充电模式等。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CC脚对电源正极电阻,发现支持超级快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