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s snaplen 设置快照长度,用来读取完整的数据包,因为网络中传输有65535的限制,值0代表快照长度65535,默认也是这个值;-p: 以非混合模式工作,即只关心和本机有关的流量。-B: -B buffer size 设置缓冲区的大小,只对windows生效,默认是2M;-y: -ylink type 设置抓包的数据链路层协议,不...
//1. 示例1,分析报文封装的协议 C:\Users\sdut>tshark -r H:\httpsession.pcap -T fields -e frame.number -e frame.protocols -E header=y --输出 frame.number frame.protocols 1 eth:ethertype:ip:tcp 2 eth:ethertype:ip:tcp 3 eth:ethertype:ip:tcp 4 eth:ethertype:ip:tcp:http 5 eth:eth...
tshark -r packets.pcap -Y "tcp.port == 80 or udp.port == 53" # 根据源或目标端口过滤 tshark -r packets.pcap -Y "ip.addr == 192.168.1.1 and http.request.method == GET" # 根据特定字段值过滤 格式转换将 pcap 文件转换为 txt 文件,输出数据包的序号、时间、源地址、目的地址、协议和信息...
Tshark 的过滤语法与 Wireshark 的显示过滤器非常相似,可以在命令行中使用 -f 选项来指定捕获过滤器,使用 -Y 或-d 选项来指定显示过滤器。捕获过滤器(-f):在数据包被捕获之前应用,以减少磁盘 I/O 和内存消耗。例如:tshark -i eth0 -f "tcp port 80" 仅捕获 TCP 端口 80 上的流量。 显示过滤器(-Y)...
在Tshark中,可以使用-e选项选择要显示的字段。通过使用不同的协议,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字段,如源地址(IP源地址)、目的地址(IP目的地址)、源端口(TCP/UDP源端口)、目的端口(TCP/UDP目的端口)等。 为了更好地筛选字段,可以使用-Y或-R选项来设置过滤器。-Y选项使用Wireshark的过滤器语法,而-R选项使用Libpcap过滤...
显示TCP流量:tshark -r capture.pcap -Y "tcp" 显示特定源IP的数据包:tshark -r capture.pcap -Y "ip.src == 192.168.1.1" 五、Tshark进阶使用技巧 1. 提取关键字段 如果你只关心某些字段的信息(如源IP、目标IP等),可以使用以下命令:tshark -r capture.pcap -T fields -e ip.src -e ip.dst -e tc...
-E: 当-T字段指定时,设置输出选项,header=y意思是头部要打印; -e: 当-T字段指定时,设置输出哪些字段; >: 重定向;//统计http状态tshark -n -q -z http,stat, -z http,tree 注释: -q: 只在结束捕获时输出数据,针对于统计类的命令非常有用; ...
-L 列出本机支持的数据链路层协议,供-y参数使用。 2.抓包停止条件 -c 抓取的packet数,在处理一定数量的packet后,停止抓取,程序退出。 -a 设置tshark抓包停止向文件书写的条件,事实上是tshark在正常启动之后停止工作并返回的条件。条件写为test:value的形式,如“-a duration:5”表示tshark启动后在5秒内抓包然后停...
tshark-n-r<filename>-Ebom=y-Eheader=y-e'frame.number'-e'ip.src'-e'ip.dst'-e'tcp.srcport'-e'tcp.dstport'-eip-Tfields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启用bom后,会在输出的开头部分被插入了bom格式,通过grep-r $'\xef\xbb\xbf'也能匹配到此行。
yum install -y wireshark 查看版本 代码语言:shell AI代码解释 tshark -v 命令参数 代码语言:shell AI代码解释 tshark -help 以下仅列举部分常用参数,详细参数说明请阅读官方文档 捕获接口参数 参数 参数说明 -i <interface> 接口或者网卡编号 -f <capture filter> 使用libpcap过滤表达式进行包过滤 -s <snap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