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Con中SE技术与PERC中的SE原理类似,在电极内/外进行高/低浓度掺杂,能够提高硅片少子寿命,提高电池效率。SE(选择性发射极技术)是指在金属正极与硅片接触部位及其附近进行高浓度掺杂形成P++层,而在电极以外的区域进行低浓度掺杂形成P+层。TOPCon+SE示意图 该技术既可确保硅片和电极之间有较低的接触电阻,又可...
a. 利用印刷含有HF的刻蚀浆料的方式,在N型硅片硼扩面的电极栅线区域刻蚀掉BSG,得到刻蚀图形,再进行二次硼扩散,在预设栅线区域因刻蚀去除BSG使硅片暴露在外而形成重掺杂;而电极区域由于BSG的遮挡,形成轻掺杂,得到N型太阳能电池硼扩SE结构。预设栅线区域是用网版印刷刻蚀浆料,网版图形与后期印刷电极网版栅线图形一...
1. SE激光掺杂工序 N型TOPCon电池生产工艺采用高效选择性发射结(Selective Emitter,即SE)技术,这一道工序位于清洁制绒、硼扩散之后,其原理是利用激光的热效应,熔融硅片表层,覆盖在发射极顶部的硼硅玻璃中的B原子进入硅片表层,B原子在液态硅中的扩散系数要比在固态硅中的扩散高数个数量级,固化后掺杂B原子取代硅原子...
掺杂工序为核心工序,SE激光掺杂是一种利用激光辐射来改变材料性质的技术。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在材料表面或体内引入掺杂原子,形成重掺杂区,提高光电转换效率。PERC(P型电池) SE工序中是掺硼,而TOPCON(N型电池) SE工序中是掺磷。为什么要掺杂工艺,由于纯净的半导体导电性较差,不能直接用来制造晶体管...
1、TOPCon激光主要应用于硼扩SE环节 TOPCon路线下,激光主要应用于硼扩散+SE环节。相较于传统TOPCon的单纯的硼扩散工艺,激光技术的应用可与其结合形成SE结果,从而助推转换效率提升0.3%以上。 海目星中标晶科大单彰显激光技术在TOPCon的应用趋于成熟。2022年4月16日,海目星公告中标晶科能源10.67亿订单,...
TOPCon取消正SE 全面导入LECO 1. LECO激光辅助烧结技术 激光辅助烧结技术又名激光增强接触优化(Laser-enhanced contact optimization(LECO)),2016年由Cell Engineering GmbH申请专利用于修复欠烧结的PERC电池。 ① LECO是一种先进的激光烧结技术,用于改善太阳能电池中金属电极与硅片之间的接触。
截止2023年2月15日,根据各家公司的公告,海目星取得晶科能源TOPCon激光微损设备中标通知书,中标金额为10.67亿元(含税),帝尔激光TOPConSE订单产能累计突破100GW。预期TOPCon激光SE技术有望快速发展,成为TOPCon技术标配。镀膜设备 TOPCon的核心工艺在于氧化硅层+多晶硅层制备,基本过程为:制备氧化硅层;制备本征非晶...
N型TOPCon电池生产工艺采用高效选择性发射结(Selective Emitter,即SE)技术,这一道工序位于清洁制绒、硼扩散之后,其原理是利用激光的热效应,熔融硅片表层,覆盖在发射极顶部的硼硅玻璃中的B原子进入硅片表层,B原子在液态硅中的扩散系数要比在固态硅中的扩散高数个数量级,固化后掺杂B原子取代硅原子的位置,形成重掺杂层...
1. SE激光掺杂工序 N型TOPCon电池生产工艺采用高效选择性发射结(Selective Emitter,即SE)技术,这一道工序位于清洁制绒、硼扩散之后,其原理是利用激光的热效应,熔融硅片表层,覆盖在发射极顶部的硼硅玻璃中的B原子进入硅片表层,B原子在液态硅中的扩散系数要比在固态硅中的扩散高数个数量级,固化后掺杂B原子取代硅原子...
10月20日官方微博公告说,N - TOPCon SE激光及专用高温设备拿到了批量订单,在海外还签了10GW PE - Poly路线的TOPCon整线交钥匙(Turnkey)合同。光伏行业的热度一直很高,利润率回升很明显。按照CPIA的数据,2022年上半年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的总额大概是259亿美元,和去年同期比增长了113%。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