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C:电极放在背面减少光照遮挡损失,并且使用隧穿氧化层做电子传输,未来可叠加TOPCon或HJT技术,叠加后效率上限可达29.1%。 成本:IBC(P型)>TOPCon(单面)>HJT 分路线:TOPCon靠降银耗、薄片化;HJT靠低温银浆国产化、降银耗、薄片化、设备降本;IBC靠掩膜工艺优化、薄片化、设备降本。 敏感性分析:效率、良率、CTM每...
8、Ag Grid:银电极 N-IBC工艺生产流程 5、P型IBC(隆基有望主推,目前暂定位分布式) P-IBC技术,是在隆基出来后大家才开始比较关注,隆基的P-IBC技术为HPBC,以P型硅片为基底。其实早在16-17年TNO宣传P型IBC结构。P-IBC加了个LP...
8、Ag Grid:银电极 N-IBC工艺生产流程 五.P型IBC(隆基有望主推,目前暂定位分布式) P-IBC技术,是在隆基出来后大家才开始比较关注,隆基的P-IBC技术为HPBC,以P型硅片为基底。其实早在16-17年TNO宣传P型IBC结构。P-IBC加了个LPCVD其他的与PERC兼容,激光有点差别,90%兼容。P-IBC背结结构,效率有优势,目前还...
兼容所有太阳能电池类型,满足多种测试需求光谱范围可达300-2500nm,并提供特殊化定制氙灯+卤素灯双光源结构,保证光源稳定性 通过与量子效率测试仪的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TCAD模拟在预测IBC太阳能电池外部量子效率(EQE)方面的准确性。美能QE量子效率测试仪在验证TCAD模拟结果、优化太阳能电池设计、提高制造质量控制效率以...
两种P-IBC电池结构 工艺流程①:刻蚀掩膜 工艺流程②:全激光 其他企业P-IBC进展: 江苏日托于2021年3月申请的专利《一种P型IBC电池的制备方法》,采用P 型硅片作为衬底,正背面均无需硼掺杂,且不需要掩膜和光刻,工艺步骤简单,将传统 IBC复杂的过程(18步)简化为12步,生产成本明显降低。
IBC 全名叫交叉指式背接触电池技术,还是选择 N 型衬底,再利用光刻技术,在电池背面分别进行磷、硼局部扩散,形成有指状交叉排列的 P 区、N 区,工艺难度较大。 而且由于多次使用掩膜、光刻等半导体技术,成本几乎为常规电池的两倍。 由于主流 PERC 电池转换效率已到 23%,TOPCon 电池和 HJT 电池也能达到 24.5%,IBC...
目前公认的可替代PERC的技术有三个,TOPCon、HJT和IBC,其中N型IBC技术因其成本较高,现阶段无法与TOPCon与HJT竞争(IBC技术在未来是可以与其他技术叠加),故而目前最有可能替代PERC的是TOPCon与HJT技术。 N型HJT也是目前市场热议的一个技术路线,但此技术路线存在几个问题急需行业去解决:首先是设备成本,从PERC技术转向TOP...
发电量特性:N型高效组件发电较优,2023年全年TOPCon组件发电量最高,较IBC、PERC分别高1.16%、2.87%。 衰减率:N型高效组件衰减率较低,TOPCon衰减在1.57%-2.51%,PERC衰减在1.54%-4.01%,HJT组件由于非晶技术不稳定,衰减达到8.82%。 弱光表现:由于实验天气多为多云及雨天,TOPCon电池相比IBC、PERC技术而言可同时兼顾对...
n型“三线”追逐 取代P型,效率更高、衰减率更低、弱光性更好的n型技术被认定为下一代光伏电池技术。就具体技术路线而言,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HJT(本征薄膜异质结)、IBC(指叉型背接触)三大电池技术广受追捧。以成本考量,TOPCon先行一步。据悉,TOPCon的理论最高效率可达27.1%(单面)/28.7%(...
通威可能成为首家明确表示在N型两大技术路线上同时发力的头部光伏企业。通威TOPCon和HJT两大技术并行,一方面可以抓住当前TOPCon的红利期,另一方面持续投入HJT研发升级,布局下一代技术。与此同时,通威在IBC、钙钛矿以及叠层电池上均有所研发布局,其先进的电池研发及制造能力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1 N型组件研发,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