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结论 FUTURE-C-Plus研究进一步随访公布的PFS及OS数据,提示法米替尼+卡瑞利珠单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三药联合方案治疗晚期IM型TNBC疗效显著,安全性可控。 总结 FUTURE-C-Plus是一项承前启后的研究,证实了CD8作为标志物的IM亚型患...
分子分型上,TNBC也是一类异质性的群体,可以根据基因改变分为不同的类型,这些不同类型具有不同的临床生物学意义。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对465例TNBC进行多组学分析,将TNBC分成4种亚型:LAR、IM、BLIS和MES型,这些亚型具有不同的基因改变,应予以不同的治疗策略。 最近复旦...
2019年3月,复旦大学肿瘤医院邵志敏团队通过对465例原发性TNBC样本进行高通量分析,将TNBC分为4个亚型:包括腔面雄激素受体型(LAR)、免疫调节型(IM)、基底样免疫抑制型(BLIM)和间充质型(MES)。尽管Lehmann分型法给临床预后与治疗一些提示如IM亚型预后较好,LAR亚型预后最差;BL1亚型基因组稳定性最差,TP53突变率⾼...
2019年3月,复旦大学肿瘤医院邵志敏团队通过对465例原发性TNBC样本进行高通量分析,将TNBC分为4个亚型:包括腔面雄激素受体型(LAR)、免疫调节型(IM)、基底样免疫抑制型(BLIM)和间充质型(MES)。尽管Lehmann分型法给临床预后与治疗一些提示如IM亚型预后较好,LAR亚型预后最差;BL1亚型基因组稳定性最差,TP53突变率⾼...
另一种常见的分型是复旦分型,包括腔面雄激素受体型(LAR)、间质型(MES)、免疫调节型(IM)、基底样免疫抑制型(BLIS)和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 另外,还有一种是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Burstein分型,将TNBC划分为4种亚型,即LAR、间充质型(MES)、基底样免疫抑制型(BLIS)和基底样免疫激活型(BLIA)...
2011年,Lehmann等对587例TNBC的21组基因表达谱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发现TNBC可进一步分为以下6个亚型:基底样型1(BL1)、基底样型2(BL2)、间充质型(M)、间充质干细胞型(MSL)、免疫调节型(IM)和雄激素受体阳性型(LAR)。 治疗新靶点 AR拮抗剂——恩杂鲁胺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江一舟将TNBC进一步分类为腔面雄激素受体型(LAR)、免疫调节型(IM)、基底样免疫抑制型(BLIS)和间质样型(MES),为TNBC的精准治疗奠定了基础。IM亚型患者对免疫治疗应答良好。在BLIS亚型中,同源重组缺陷(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deficiency,HRD)评分高的患者对铂类药物或PARP抑制剂敏感,但HRD...
2019年,邵志敏教授、江一舟教授团队首次绘制出了全球最大规模的“三阴性乳腺癌多组学全景图谱”,结合大样本基因特征、转录组学和临床疗效分析数据,将TNBC细分为具有不同分子特征和治疗靶点的四种亚型,即腔面雄激素受体型(LAR)、免疫调节型(IM)、基底样免疫抑制型(BLIS)、间质型(MES),“复旦分型”由此诞生。随后,...
2011年,Lehmann等对587例TNBC的21组基因表达谱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发现TNBC可进一步分为以下6个亚型:基底样型1(BL1)、基底样型2(BL2)、间充质型(M)、间充质干细胞型(MSL)、免疫调节型(IM)和雄激素受体阳性型(LAR)。 治疗新靶点 AR拮抗剂——恩杂鲁胺 ...
TNBC.CMS包将患者分为四种常见的共识分子亚型(consensus molecular subtypes,CMS):mesenchymal-like(MSL)、immunomodulatory(IM)、luminal AR(LAR)和stem-like(SL)。它还提供了基因组和临床特征的概要,包括生存率、风险比、通路活性和药物反应 后续原作者在2021年基于前述的TNBC四种亚型,探索了根据 SMARCA4活性调节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