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B条目数(entries)= CPU速度(speed of CPU)×每个进程的页面数(pages per process)×每个页面的大小(size of page)×虚拟地址空间的大小(size of virtual address space)/页表访问时间(time to access page table) 其中,每个进程的页面数和每个页面的大小是已知的,虚拟地址空间的大小通常是4GB或更大。页表访问...
则继续执行到vmalloc_done_load// 将CSR.BADV和CSR.PGDL读入t0和t1// 否则跳转到vmalloc_load将CSR.BADV和swapper_pg_dir读入t0和t1// 即CSR.BADV不小于
对于第一种情况,无论是A进程的页表对应的TLB entries,还是内核的页表对应的TLB entries,都是不需要被flush的。试想一下,如果进入kernel mode的时候flush了整个TLB,那kernel将面对一个空的TLB,需要过一段时间,让kernel的常用PTE进入TLB后,才能让TLB再次展现它的优势。 那如果保持kernel的TLB entries不变,只flush进程...
1.2 contiguous block entries TLB拥有固定数目的entries,所以你可以通过减少外部内存地址转换的次数来提升TLB hit率. 在ARMV8 architecture中有一个TLB中的feature叫contiguous block entries,它表示一个entry可以对应多个blocks.。一个entry找到多个blocks,再通过index来查找具体是哪个block。页表的block entries中,也有一个...
因为访问内存中的页表相对耗时,尤其是在现在普遍使用多级页表的情况下,需要多次的内存访问,为了加快访问速度,系统设计人员为page table设计了一个硬件缓存 - TLB,CPU会首先在TLB中查找,因为在TLB中找起来很快。TLB之所以快,一是因为它含有的entries的数目较少,二是TLB是集成进CPU的,它几乎可以按照CPU的速度运行。
因为访问内存中的页表相对耗时,尤其是在现在普遍使用多级页表的情况下,需要多次的内存访问,为了加快访问速度,系统设计人员为page table设计了一个硬件缓存 - TLB,CPU会首先在TLB中查找,因为在TLB中找起来很快。TLB之所以快,一是因为它含有的entries的数目较少,二是TLB是集成进CPU的,它几乎可以按照CPU的速度运行。
A cache entry replacement unit can delay replacement of more valuable entries by replacing less valuable entries. When a miss occurs, the cache entry replacement unit can determine a cache entry for replacement ("a replacement entry") based on a generic replacement technique. If the replacement ...
因为访问内存中的页表相对耗时,尤其是在现在普遍使用多级页表的情况下,需要多次的内存访问,为了加快访问速度,系统设计人员为page table设计了一个硬件缓存 - TLB,CPU会首先在TLB中查找,因为在TLB中找起来很快。TLB之所以快,一是因为它含有的entries的数目较少,二是TLB是集成进CPU的,它几乎可以按照CPU的速度运行。
TLB之所以快,一是因为它含有的entries的数目较少,二是TLB是集成进CPU的,它几乎可以按照CPU的速度运行。 如果在TLB中找到了含有该虚拟地址的entry(TLB hit),则可从该entry中直接获取对应的物理地址,否则就不幸地TLB miss了,就得去查找当前进程的page table。这个时候,组成MMU的另一个部分table walk unit就被召唤...
* 1) Flush the tlb entries if the cpu uses the mm that's being flushed. * 2) Leave the mm if we are in the lazy tlb mode.*//*刷新当前CPU的TLB,如果当前处于lazy模式,则调用leave_mm*/staticvoidflush_tlb_func(void*info) {structflush_tlb_info *f =info; ...